X
返回顶部
当前位置: 首页> BIM资讯> BIM技术

BIM如何用于设计阶段造价控制?设计阶段BIM在实际项目的应用

发布:中文网小编4号 浏览:1137人 分享
发布于:2021-10-19 16:25

本项目工程为***新型原料药及医药中间体项目科研楼,建设地点位于山东省德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筑耐久年限50年,抗震设防烈度七度,建筑耐火等级地上部分为二级,地下部分为一级。科研楼总建筑面积为8471.18平方,地上建筑层数五层,地下一层,地下为车库,建筑总高度23.1米,地下一层层高4.5米,一层高度为4.5米,二至四层高度4米,五层高度4.5米。下图为本项目科研楼外立面效果图(图1)

image.png 

(图1 科研楼外立面效果图)

BIM应用目的及思路

受建设方委托,在初步设计阶段引入BIM应用,运用BIM的可视化技术排查初设图纸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场景漫游在可视化的状态下审查科研楼内部布局是否合理,并为建设单位修改建筑布局提供技术依据。

针对该项目首先组织BIM应用小组,BIM小组建模专业包括土建专业、机电安装专业、动画渲染及视频制作;各专业工程师基于公司编制的建模标准统一建模原则进行Revit三维建模,各专业模型建立完成后,对模型进行综合合模,进行碰撞检查及调整优化,分析图纸存在的问题以及设计存在的问题,组织公司相关现场施工经验丰富的专家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认定,针对图纸问题和设计问题,出具优化建议书,供建设单位参考。

BIM应用成果

科研楼外立面装饰方案的调整

首先运用Revit进行三维建模,然后将Revit三维模型链接导入Lumion软件,通过Lumion软件进行科研楼的三维立体展示,在向建设方展示的过程中,根据建设方的意见及时调整外立面的装饰做法,让建设方在实景可视化的状态下调整外立面设计方案。

科研楼外立面原设计为灰白色干挂石材和天蓝色铝塑板(图2),在演示的过程中,建设方认为颜色偏暗,不够大气,通过在线调整多种外立面装饰效果后,建设方领导最终敲定外立面改为芝麻白石材和浅灰色铝塑板,最终版外立面设计方案效果图详下图(3)。

从原设计的灰白色石材和天蓝色铝塑板,调整为芝麻白石材和浅灰色铝塑板,整个决策过程仅用了2个小时。在传统管理模式中,调整外立面装饰方案,往往需要先由设计院修改设计,然后采购不同方案的石材,再做各方案的施工样板,建设方观看安装效果后才能敲定设计方案,不仅浪费成本更耽误项目施工时间,现通过BIM技术,在短时间、近乎零投入的情况下就可以比选多种装饰方案,让方案比选变更更具科学性,更高效。

image.png 

(图2原设计图)

image.png 

(图3 调整后外立面效果图)

科研楼内部布局的调整

通过内部场景漫游,建设方在与其他参与方共同讨论后,做出内部布局的调整方案,主要包括:(1)建筑物楼层共5层,在模拟人员流动的过程中发现一部电梯无法满足日常使用的要求,要求设计院调整设计,增加一部电梯。(2)卫生间紧挨首层入口大厅(详图4),影响企业形象,要求设计将卫生间的位置调整到科研楼的东端,疏散楼梯对面的位置。(3)楼梯扶手由金属栏杆改为玻璃栏板。(4)首层大厅白色乳胶漆墙面改为白色大理石墙面(图5)。

image.png 

(图4 卫生间)

image.png 

(图5 首层大厅)

科研楼其他设计方案调整

在给建设方做三维漫游演示的过程中,建设方及其他参与方对于一些构造细节也提出了调整意见,主要包括:(1)科研楼南侧的采光井取消,采光井布局详下图(图6)。(2)首层的玻璃幕墙下深至室外地坪。(3)车库入口向外挪2米,不能阻碍玻璃幕墙内部采光,汽车坡道详下图(图7)。

image.png 

(图6 采光井)

image.png

 

(图7 汽车坡道)

在初步设计阶段运用BIM技术可视化和三维漫游,可以协助建设方更科学更高效的优化及调整设计方案,告别传统管理模式中从改设计到采购样品到安装样板一系列复杂的流程,让整个管理流程变得更具信息化,节约成本,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文:管连斌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BIM技术是未来的趋势,学习、了解掌握更多BIM前言技术是大势所趋,欢迎更多BIMer加入BIM中文网大家庭(http://www.wanbim.com),一起共同探讨学习BIM技术,了解BIM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