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如何用于决策阶段造价控制?决策阶段BIM在实际项目的应用
本工程名称为****码头一期工程,项目位于济宁港主城港区跃进沟作业区,京杭运河左岸支流跃进沟河口段南岸,坡石桥至跃进沟河口之间,对岸为跃进沟作业区森达美码头。
本工程建设6个2000吨级泊位,泊位长度478米,设计年吞吐量散货450万吨、件杂货130万吨、集装箱5万TEU,配套建设船舶锚地、航道、装卸工艺系统、道路堆场、生产生活辅助建筑物以及供电照明、给排水消防、信息与通信、控制、导助航、环保等设施。
港口项目规划设计平面图,详下图1。
(图1平面图)
决策阶段是项目工程造价管理的关键阶段,港口项目在决策阶段需要对拟建项目所在区域的交通、人文、历史、经济、社会等各种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在决策阶段需要规划港口的建设规模、运转能力、资源调配能力以及周边各类基建设施的利用价值。并按照国家政策要求,确定港口建设目的及用途,对港口进行详细的规划。港口的建设目的不同,对应的设计标准也就不同,依据建设目的在决策阶段对港口的布局、规模、方位进行全方位的研究,制定最终的建造方案。
运用Revit软件+广联达场布软件将规划平面图进行BIM三维建模,港口建筑物及作业区构筑物依据效果图进行模拟三维建模,场地模型导入Lumion进行外观仿真渲染,通过漫游演示对港口布局及作业区工具堆放进行分析。另外运用3DMax制作港口装卸工艺的演示动画,用来协助决策者科学合理的制定项目建造方案。
首先,将规划设计平面图的内容进行三维建模,通过Revit软件和广联达场布软件将港口进行三维建模,然后将三维模型导入Lumion软件,在Lumion软件中对三维模型进行外观渲染,并根据初步规划方案对作业区的设备、机械、集装箱、件杂货等进行模拟布置,然后进行场景漫游及动画演示。本项目地理位置北侧紧邻济梁公路,南侧临近G105,南侧泊位距离京杭运河约1公里,而且京杭运河济宁至台儿庄(济宁段)航道“三改二”工程正在实施中,起点为本港口项目的河口位置,因此在决策阶段需要详细规划的因素很多,通过在三维场地模型中融入项目周边交通、环境等因素,然后通过BIM的可视化动态模拟演示,对港口整体布局是否合理进行分析,对项目周边交通情况、资源情况等进行分析,协助决策者制定及调整规划设计方案。港口Lumion模型详下图2、图3。
(图2俯视图)
(图3内部漫游)
只通过Lumion的漫游演示,还无法深层次的满足决策者对整体规划设计方案各个维度的考究和分析。基于此,我们在第二阶段将港口三维模型及相关内容制作成3Dmax模型,运用3Dmax技术对港口的装卸工艺、操作工艺流程等作业流程进行动画模拟演示,用以分析各个作业流程过程中,规划设计方案是否完善,并通过工艺作业流程模拟演示,分析出目前的设计方案(包括场地布局、作业区设备及机械位置、作业空间等)能否满足规划设计中要求的各作业区运转能力(即作业能力)。作业集装箱装卸过程模拟,详下图4。
(图4 码头作业图)
在目前的设计方案中,港口集装箱堆放区、件杂货堆放区、散煤堆放区都是采用汽车运输、起重机中转的方式进行货物转移和装卸,考虑到作业效率问题,我们提出了“零距离中转”的建议性想法。以集装箱堆放区为例,在堆放区装卸通道上增加轨道快速运输车,通过3Dmax进行模拟运输和装卸过程,将原来的汽车起重机和龙门吊装卸,优化为轨道车和龙门吊配合作业装卸,以达到“零距离周转”的目的。轨道车和龙门吊配合作业方案详下图5。
(图5 堆场作业图)
通过运用3Dmax对集装箱堆放区、码头作业区、件杂货堆放区、散货堆放区等作业区进行装卸工艺模拟,对货物进场、卸货、周转、堆放、吊装进行操作流程模拟,可以直观准确的分析计算出装卸设备机械的使用数量,使规划方案更科学更准确。主要装卸设备配置表详下图6。
(图6 设备配置表)
文:管连斌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BIM技术是未来的趋势,学习、了解掌握更多BIM前言技术是大势所趋,欢迎更多BIMer加入BIM中文网大家庭(http://www.wanbim.com),一起共同探讨学习BIM技术,了解BIM应用!
相关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