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在铁路行业应用风险及对策(一)政策、经济方面
未来BIM技术在铁路行业的应用场合将非常广泛,但在现阶段,其推广应用需要考虑各种因素影响,为此从政策、经济、技术、人力资源、管理等五个方面进行风险与对策分析,具体如下:
一、政策方面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第十章明确提出“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其中提到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重点发展“高端软件、高端服务器和信息服务",BIM技术在铁路中的推广应用符合这一要求;《铁路“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在重点技术领域的信息技术中提到“信息管理技术”和“智能铁路技术",BIM技术在铁路中的应用将推动铁路信息管理和智能铁路的发展,适应了铁路科技发展规划需求;(2011-2015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要求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高度重视信息化对建筑业发展的推动作用,提出“十二五”期间基本实现建筑企业信息系统的普及应用,加快建筑信息模型(BIM)、基于网络的协同工作等新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推动信息化标准建设,促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软件的产业化,形成一批信息技术应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建筑企业。
因此,BIM在铁路行业应用政策风险较低,可望得到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此外,从文献调查和专家调研中得知,在BIM引进初期,政府和项目业主方的影响力非常大。政府在国内基础设施的投资和对于铁路行业管制方面有绝对的影响力,为更好推动BIM技术在铁路行业应用的政策支持,建议采取以下对策:
(1)建议上级政府部门(如交通部)将BIM技术的推广应用纳入铁路科技发展专项规划;
(2)与BM推广应用经验丰富的部门(如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加强合作,推动BIM在铁路行业的应用;
(3)与业主(特别是海外项目)加强合作,总结BIM应用经验,配合政府部门适应市场需要,制定相关政策。
二、经济方面
目前在铁路行业,BIM技术的应用还很少,可参考中国建筑业的现状进行分析,根据欧美发达国家的研究显示,BIM技术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显著。但实际上在引进BIM的初期,因设计费用的增加、硬(软)件的购买以及员工培训、投资回报周期长等因素,BIM技术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并不明显,其经济风险主要涉及以下3个方面:(1)短期成本高;(2)收益的不确定性;(3)投资回报期长。
为应对这一状况,建议采取以下对策:(1)争取国家政策支持;(2)广泛接触各类BIM平台,加强对外合作与交流,增强企业自身BIM技术二次开发能力,形成具有完全或部分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提高设计、施工等效率,最终降低成本,减轻或消除BIM应用的经济风险;(3)在BM项目中各参与方都是BIM技术的受益者,因使用BIM技术而产生的费用应该由所有项目参与方共同承担,制定BIM标准时,需为BIM项目提供使用BIM技术的合理支付标准,降低其经济风险。
BIM技术是未来的趋势,学习、了解掌握更多BIM前言技术是大势所趋,欢迎更多BIMer加入BIM中文网大家庭(http://www.wanbim.com),一起共同探讨学习BIM技术,了解BIM应用!
相关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