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返回顶部
当前位置: 首页> BIM资讯> BIM技术

BIM协同设计是什么?BIM协同设计有什么用?

发布:中文网小编 浏览:2272人 分享
发布于:2020-04-16 10:45

从 20 世纪 90 年代开始, CAD 发展日渐成熟, CAD 的使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使设计人员从繁琐的手绘图纸中解脱出来 [1] ; 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 传统二维 CAD 已经不能满足现阶段建筑行业的要求。 现代大型建设项目一般具有投资规模大、 建设周期长、 参建单位众多、 项目功能要求高以及建筑物内管线错综复杂等特点, 建设项目设计以及工程管理工作极具复杂性, 需要多专业人员紧密配合, 传统的信息沟通和管理方式已远远不能满足要求。而 BIM 技术通过三维的共同工作平台以及三维的信息传递方式, 为实现设计、 施工一体化提供良好的技术平台和解决思路, 并且清晰地表现各种管道系统的相互关系, 为解决建设工程领域目前存在的协调性差、 管线碰撞检查、 维护管理等问题提供可能。

协同化设计工作, 包括设计时的能量分析、 碰撞检查、 成本计算; 施工时的进度跟踪、现场安全; 使用时的运营管理、 维修管理; 以及建筑使用后的翻新、 改造、 拆除等等, BIM能够有效地综合所有建设项目所涉及到的部门, 为建设项目的每个过程提供精准化服务 。

13.jpg

在工程设计中, CAD 应用系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大大提高了绘图精度、 工作效率和设计质量, 缩短了设计周期, 提高了工作效率。 但是这些都是需要建筑专业先向其他专业提供最初的建筑图纸, 各个专业根据自己专业要求给建筑专业提条件, 然后建筑专业再反馈给各个专业, 如此往复, 其他专业改一遍图纸, 其他专业就需要重新落一下底图, 增加繁琐工作量, 直至设计工作完成。 各个专业难以协同化工作, 影响工作效率, 并增加了非必要工作量。 而 BIM 技术在协同设计工作中存在一个共享平台, 各个专业可以随时改动并通知其他专业, 其他专业重新链接一下即可完成底图替换工作。 BIM 提供项目参与方三维的信息共享平台, 促进更有效的互动。在传统方式上非专业人员想更全面了解设计理念是非常困难的,这就造成实际存在的信息断层。 三维的 BIM 模型表达形式更直观、 易读, 连接了传统模式上分散的设计成果。 降低了非专业人士对项目的理解难度, 提升了不同专业间、 不同参与方对项目的协同能力, 同时提高设计精度。


BIM技术是未来的趋势,学习、了解掌握更多BIM前言技术是大势所趋,欢迎更多BIMer加入BIM中文网大家庭(http://www.wanbim.com),一起共同探讨学习BIM技术,了解BIM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