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返回顶部
当前位置: 首页> BIM资讯> BIM技术

Grasshopper怎么画分析图?利用Grasshopper做炫酷的数据可视化分析图

发布:中文网小编4号 浏览:6166人 分享
发布于:2021-09-30 16:14

来源:蜂巢建筑


halo各位小伙伴们大家好,这期教程带来数据可视化当中的“和弦图”和“桑基图”的制作教程。

既然涉及到数据处理的问题,那我们Grasshopper当之无愧。

一. 和弦图是什么

和弦图(chord Diagram),是一种显示矩阵中数据之间相互关系的数据可视化方法,主要用来展示多个对象之间的关系。

和弦图主要由节点和弦构成,节点数据沿圆周径向排列,连接圆上任意两点的带权重(有宽度)的弧线称之为弦,弦(两点之间的连线)就代表着两者之间的关联关系。不同节点和弦之间用颜色将数据加以分类,能够直观得对数据进行比较和区分,十分适合用来表示复杂数据之间的关联关系。如下图所示

8b35827205c82da6805d58d0e91b56b1.png

6ce48badce7144d0e1ffca4c2b4c8cd1.png

75e43a9e639bee9abeb3a8a5b80110d3.png

二. 桑基图是什么

桑基图 (Sankey Diagram),也称桑基能量分流图、桑基能量平衡图,它是流程图的一种。因1898年Matthew Henry Phineas Riall Sankey绘制的“蒸汽机的能源效率图”而闻名,此后便以其名字Sankey命名该类图表为“桑基图”。

1125b249ff862eafc872f6075db763dd.png

《智能手机用户画像》桑基图

48ccf663d9a716b68b93c908e8cb0da1.png

三. Grasshopper制作教程

1. 首先将Excel数据导入到Grasshopper当中。(这里为了好看将第3,4列两组数据组合起来)

3aed86769ed777a7779cfae7e93454ce.png

2. 再画出放置文字的基础圆曲线,并筛选出“省份名称”和“景区名称”对应的曲线部分,并将其等分(Divide curve),等分点数要与数列长度相对应。

ad30d1323348c1b8ae2d0fbc8f6eaa11.png

3. 接着我们就要对数据进行处理,这也是我们整个逻辑的核心,导入进来的省份数据是Excel中合并单元格之后的效果,所以会有null值。

749411b121841ef5412756d296945786.png

我们需要对null值进行替换,替换为每一系列null之前的那个数据,如下

f84c92dbb986f553a05f6de67aeaa139.png

这里提供两种替换方法:

    a. 提取省份序号,在测量其序号间的长度,根据得到的序号长度数值将其筛选出来。

347f1aaf6f79998d95caadc7f10bb5c4.png

    b. 利用Mass addition将数据所得到的布尔值进行叠加。True为1,False为0,将叠加后的数字作为筛选数据的序号,从而将数据筛选出来。

f6b96fdcbcfd173163569a58320c9ddf.png

得到序号之后均可进行筛选,将省份与对应景区的数据放在一起,从而得到下图所示的数据结构类型。这样就可以将省份名称与景点名称一一对应。

c96a514a3bdedff42953ad92534a8749.png

4. 再将以之前的等分点作为起点画线,并用之前得到的序号将线进行分组。

ea46c1bb1969d223c8660c090a06d8d6.png

722aeccb903d8fe535ed296ad5641c34.png

5. 用Text Tag 3D将文字放到对应的位置上,再根据分组对其上色,每一组一种颜色。

abae15275549f92a0bdf7f45578d8e8b.png

6. 将4得到的曲线进行混接(注意数据对应关系),并根据分组进行上色。

b44b6657ef74f54d11be2277595a6d9a.png

67f7742c80f8a22d987738a064209eb5.png

c793cf2b5287dc7803f46927f1eb6433.png

264baffa9e4a382817177ff7dc65ecf6.png

附上电池图

7. 同样的方法,将基准线换一下,就得到了桑基图的效果。

333e064efda1fedcd95feb1619169f0c.png

是不是很炫酷呢,再通过数据的变动可以做出很多更有意思的图案,还可以去PS,AI里二次加工,快去试试吧。

d0f8c1edd2c6b206dcace56316e3af69.png


BIM技术是未来的趋势,学习、了解掌握更多BIM前言技术是大势所趋,欢迎更多BIMer加入BIM中文网大家庭(http://www.wanbim.com),一起共同探讨学习BIM技术,了解BIM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