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返回顶部
当前位置: 首页> BIM资讯> BIM技术

BIM数字化交付需求是什么?基于BIM的数字化交付需求(上)

发布:中文网小编4号 浏览:2206人 分享
发布于:2021-09-26 15:37

基于BIM的数字化交付需求可概括为:明确交付内容、一般要求(交付命名、分类与编码要求)和交付物构建要求。其中,结合数字化交付物的类型划分,交付物构建要求包括BIM模型交付要求、BIM应用成果交付要求和数字化工程文件交付要求。

2.1交付范围与一般要求

交付范围需要与实际的项目及合同范围相对应。对于交付要求中明确需要配合项目运维对接的情况,应提前与相关方进行沟通,以完成对交付范围的调整和补充。

目前,《设计交付标准》对设计阶段交付物的命名规范已有详细阐述。除了包括对模型单元及其属性、文件夹及其文件命名的详细规定以外,还对专业代码及版本管理作了详细规定。另外,建筑工程对象及各类参数的命名还应符合《分类和编码标准》的规定。实际的项目实施,可在参考《分类和编码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工程的实际需求进行相关需求的制定。

施工阶段的BIM交付物可在参考《设计交付标准》《施工应用标准》的基础上进行规范。此外,上海地区也可参考《上海市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指南(2017版)》(以下简称“《应用指南(2017版)》”)对BIM应用的命名来规范对数字化交付的命名。

对于工程文件的数字化交付,仍应符合《质量验收统一标准》《资料管理规程》等的规定。

2.2BIM模型交付

在确定BIM模型交付物需求时,应着重考虑以下项目交付需求:模型构建时的统一规定和要求,模型深度要求(即模型表达到何种精细程度),模型信息表达要求(即哪些信息应在模型的非几何信息中表达),等。

2.21模型构建基本规定

对于模型的交付要求,应明确其构建的基本规定;对于项目全过程的BIM模型工作,应制订统一的技术标准,包括单位、基点、标高、模型拆分与整合规则、色彩管理规则和模型文件夹结构等。

以确定模型拆分与整合规则为例,在创建各阶段模型过程中,为提高模型利用率,增强模型适用性,各专业(系统)需协同作业并对模型进行整体规划。在确定拆模方案时,应考虑不同的建模组织形式(含正向设计)、各参与方的内部协同和与外部专业团队的沟通协调。图2为某项目模型总体拆分结构图,具体拆分要求应按照实际需求进行调整。

image.png 

交付时,必须依据项目实际需求对模型进行整合汇总,模型整合应遵循如下原则。

(1)按专业整合:对应于每个专业,整合所有楼层及系统的模型,以便对单专业进行整体分析和研究。

(2)按水平或垂直方向整合:按层对各专业模型进行整合,以便对同层的各专业进行协调与分析;可对竖向模型如建筑外立面、幕墙和泛光照明等进行整合。

(3)按整体整合:以建筑模型为基础,将项目各层及各专业的模型整合在一起,以便对项目整体进行综合分析。

(4)按合同界面整合:在施工实施阶段根据合同划分界面进行模型整合,以便合同管理。

绘制模型的软件需支持基于工业基础类(Industry Foundation Class,IFC)标准进行数据交换。以使用Revit进行各专业软件创建的模型整合为例,各专业创建的模型需交付Revit软件官方文件格式或其他支持的模型格式。

在运用不同的BIM建模软件绘制模型的实施过程中,会对应产生不同的实施规范需求。以目前普遍使用的Revit软件为例,在实际建模过程中,还需对如下方面进行需求和规范说明:模型操作界面命名规范,如楼层标高命名规则、视图命名规则等;Revit族与类型命名规范;机电管线系统分类命名规则;色彩管理规范;等。其中,以模型色彩管理规范为例,项目全过程配色应协调统一,材质命名应遵循统一的命名规则。


文:陈烨(上海建科造价咨询有限公司)

BIM技术是未来的趋势,学习、了解掌握更多BIM前言技术是大势所趋,欢迎更多BIMer加入BIM中文网大家庭(http://www.wanbim.com),一起共同探讨学习BIM技术,了解BIM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