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BIM技术在国道项目现浇桥梁段脚手架设计施工中的应用
一、应用背景
模板脚手架工程是混凝土结构施工最基本的施工工序,直接影响工程结构质量。目前,在大部分桥梁现浇段施工中,模架工程仍采用传统施工工艺,缺少详细的深化设计,以致生产效率低下、质量安全问题频发、进度及成本管控困难,严重依赖劳务分包或工人,难以进行精细化管理。
近几年,BIM精细化建模、模型交换共享及参数化设计等技术的日益成熟,为应用BIM技术进行模板脚手架深化设计提供了必要条件。通过洛阳新伊大街、G311国道等多个项目实践,使用BIM软件结合模架布置规则,来进行参数化的模架布置设计,确定详细的深化设计方案,进而对模板脚手架施工进行精细化的管理,解决目前模架设计施工中的问题已经成为现实。
二、重难点分析
☆ 策划不易深入
项目策划阶段,大部分施工单位对模架部分的策划过于简单或仅依靠习惯。工程技术及管理人员对各种模架体系不够了解,难以进行分析和评价。
☆ 现场不易管理
技术人员或工人依靠自身经验进行设计、采购或租赁,然后进行加工、搭设;管理人员对工程众多节点缺少过程控制,未能进行精细化管理。
☆ 成本难以管控
现场往往存在材料管理混乱、计划不合理、加工不当、浪费严重、常常随意堆放、周转利用不足等情况,以致难以进行有效的成本管控。
三、解决方案
☆ 整体解决方案
通过BIM软件自建族和参数化算法表达,实现模架的快速布置及方案调整,借助三维模架方案呈现,进而精确统计材料、输出关键节点详图,解决现场模架深化设计及管控难题。
☆ 应用目标
应用流程
应用方法
对平时在应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总结,汇总出针对模架工程的应用方法,见下图:
可视化设计方案
利用BIM技术对脚手架、工字钢等进行建模、受力分析,提前模拟设计效果,并将不易理解的草图模型化(从图1到图2),方便现场施工交底。
创建模型,统计工程量
①精确创建脚手架模型(图3)
③同时,模型中的脚手架需求量也是进行材料采购和材料堆放的主要依据。通过分区域分型号的脚手架工程量统计数据(图5),可根据实际进度计划,对脚手架的需求和摆放位置做到心中有数,减少脚手架材料租赁费和二次搬运的发生。
可调底座定位
马鹏杨立交现浇部分桥梁因需跨越107国道,所以先搭设两侧跨度的桥梁。应用BIM技术对可调底座的位置进行定位,避免了现场模架从两端合拢搭设出现错位的问题,实现了模架的精准定位搭设。
步骤为:①据实获取数据,根据一侧已搭设脚手架距桥台间距,得到已搭设脚手架的桩号位置,修正脚手架模型桩号(图6)。
工字钢排布方案
现场工字钢尺寸为4m,但马棚杨互通立交现浇桥梁梁高为抛物线变径,若全部使用标准4m尺寸,会影响桥梁美观,但截短后的工字钢费用会从租赁费变为材料购置费,需合理规划工字钢排布方案(图8)。通过BIM技术进行工字钢的可视化排布,在不影响桥梁美观的情况下,给现场提供了合理的排布方案(图9),据统计本次节约标准尺寸工字钢14根。
四、经济效益分析
1、工字钢
3米以上工字钢可按租赁费计算,3米以下工字钢只能按材料费计算,通过对方案比选优化,少使用3米以下工字钢14根,按照市场价格每根约100元计算,合计1400元。
2、杆件
通过方案优化,节省杆件5捆,按照市场租赁价格每捆500元计算,合计2500元。
3、综合工日
准确计算各个区域工程量,通过减少一次运输少量或超量的误差和二次搬运来节约工期。据不完全统计节约工日约10天,按照施工经验,每天工人数量3名,单价300元/人/工日;每天机械数量2台,单价600元/台/工日计算,合计21000元。
4、节约总计见下表:
五、应用总结
通过BIM技术在桥梁模架设计施工中的应用,既提高了脚手架搭设的管理和技术水平,又节省了脚手架材料的租赁量和二次搬运费用,同时三维模型也方便现场对工人进行交底,提高了施工人员的工作效率,最终也为企业积累了脚手架的搭设数据、方案和模型模板,值得推广应用。
Revit中文网作为国内知名BIM软件培训交流平台,几十万Revit软件爱好者和你一起学习Revit,不仅仅为广大用户提供相关BIM软件下载与相关行业资讯,同时也有部分网络培训与在线培训,欢迎广大用户咨询。
网校包含各类BIM课程320余套,各类学习资源270余种,是目前国内BIM类网校中课程最有深度、涵盖性最广、资源最为齐全的网校。网校课程包含Revit、Dynamo、Lumion、Navisworks、Civil 3D等几十种BIM相关软件的教学课程,专业涵盖土建、机电、装饰、市政、后期、开发等多个领域。
需要更多BIM考试教程或BIM视频教程,可以咨询客服获得更多免费Revit教学视频。
BIM技术是未来的趋势,学习、了解掌握更多BIM前言技术是大势所趋,欢迎更多BIMer加入BIM中文网大家庭(http://www.wanbim.com),一起共同探讨学习BIM技术,了解BIM应用!
相关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