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IM的墙体砌筑洞口预留深化工作流程
1、整体工作流程如下:
2、工作内容:
2.1 模型复核
根据现场土建完工情况,对车站建筑结构进行模型复核,重点针对下翻梁、顶板标高变化、结构柱位置间距、已预留的洞口位置进行实测。按照实测数据对模型进行补充和调整,最终形成土建模型与现场一致。
除土建模型需要现场复核外,还需要将已有的机电模型与专业图纸进行复核,检查管线模型有无缺漏。
2.2 模型设置
为便于模型后期调整,通过在模型中按照管线系统类型设置过滤器,以便于控制不同类型管线可见性。
2.3 模型深化
针对已有的机电模型,结合施工条件和施工要求,对管线进行二次深化,使管线满足安装、检修要求。因此需要综合考虑以下主要情况:
1) 考虑管线保温层
本项目地下车站风管采用保温厚度为30mm的复核风管,以及空调冷凝水管均采取保温措施,因此在调整过程中需要考虑保温空间。
2) 预留400mm检修空间
本项目管综复杂区域主要位于车站两端设备区域,管线集中分布于设备区走廊区域,考虑管线安装和检修,需要在管线中间位置预留400mm安装检修空间。
3) 支吊架安装空间
除检修空间空间外,在调整过程中注意考虑支吊架安装空间。
4) 考虑施工要求
由于本项目负责照明桥架安装,为便于电缆布置,优先将照明桥架布置在支吊架底层。此外公共区存在吊顶,在调整过程中参考吊顶标高,使管线避开吊顶骨架。
2.4 模型会审
将调整好的模型会同项目部总工、施工队伍站长以及BIM技术人员对模型进行审核,针对意见重新调整模型。
2.5 提资开洞
将完善后的模型利用鸿业插件进行提资开洞,开洞完成后再次复核洞口是否遗漏错误,确保准确后,对洞口进行标注说明,本项目按照一平多剖的方法进行标注,即一张平面图,多张剖面图。
2.6 图纸交底
图纸经过项目经理、项目总工、施工队负责人、站长以及BIM人员分别在图纸会签单上签字,对施工队伍进行技术交底后,方能开始墙体砌筑工作。
BIM技术是未来的趋势,学习、了解掌握更多BIM前言技术是大势所趋,欢迎更多BIMer加入BIM中文网大家庭(http://www.wanbim.com),一起共同探讨学习BIM技术,了解BIM应用!
相关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