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视化建筑与消防设备BIM模型要求
1、精确参数化建模
要到达精确,就要采取BIM可以参数化建模的特性。参数化是指模型的所有图元(一个门、一个消防设备被称为Revit中的图元)之间的关系,图元的尺寸大小、位置、图元间的关系都是可以用数字来量化的,例如按照消防规范,每隔一定距离就有在楼层吊顶下安装感测器、喷淋头等,每两个相同设备或者相邻两个消防设备的距离以及消防设备与楼顶间距、消防管线间距就可以通过手动键入数字这种参数化建模的方式确定;对于单个图元而言,就要采用参数化构建族的方式构建一个图元,以一个近似圆形的感测器为例,图形的相对位置、图形的尺寸(长宽高、半径)都要通过参数化建模到达与实际设备完全一致。这种参数化建模的好处就是可以确保信息的一致性,在按照规范设计的设备信息就是竣工时的设备信息,而在运营维护阶段使用的信息就是竣工信息,采用参数化建模的方式也是达到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手段。
2、真实可视化建模
对于消防设备运维管理来说,可视化的作用是非常大的,例如传统消防设备管理中要经常查看图纸,各个消防设备的信息在图纸上的采用线条绘制表达,不仅频繁的改动可能会使得图纸信息已经不正确,更何况就算图纸包含的是正确的信息,消防设备的安装位置与形式就需要专业运维管理人员凭借自身经验去判断了。上文中已经阐述了精确的参数化建模的重要性,而真实的可视化建模不仅要求与实际情况在参数上的一致性,还有视觉上的一致性。视觉上的一致性通过赋予建筑内外立面、消防设备一定的材质与颜色,赋予它们真实材质可以甚至可以使非专业的人员迅速掌握运维管理的基本技能,而且不同的消防系统具备不同的标注颜色,各个系统得以清晰的划分在系统中。由此可见,真实的可视化建模不仅可以提高管理人员对于消防设备位置的判断速度,更重要的是,对于专业性要求的降低,使得在紧急情况下,每个人都可以进行一定程度的消防设备应急管理,这样可以使消防设备在紧急情况发生时有更大几率发挥作用,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对于建筑本体,应根据建筑竣工时设计方交付使用的图纸与施工方竣工时的图纸,以此为底图,利用BIM技术进行参数化的精确可视化建模。由此建立的三维模型包含建筑的建筑信息、结构信息以及设备专业信息。
对于设备专业信息,指的是给排水、暖通、电气专业消防设备的信息,通过真实可视化的三维建模可以查看供水管道、通风管道与电线桥架的概况,通过对消防设备管线系统走向排布的分析,运维人员可以迅速了解专业间、同一专业中不同设备的连接情况,为了便于识别,通风管道、供水管道、电线桥架以不同的颜色标记,基于BIM技术对管线系统进行赋予特定颜色的三维可视化的建模,就可以避免可视化程度低、阅读二维纸质图纸信息化程度低的缺点。在BIM建模过程中,可以对不同专业、同一专业中不同设备定义不同的显示级别,这样在运维管理过程中相关人员可以在系统中针对不同情况进行消防设备、管线系统分层、分级别查看。
在建模过程中,BIM技术支持为不同设备赋予不同材质,在构建温姻感探测器时,模型外围结构将被赋予塑料白色材质;构建消火栓箱,模型将被赋子红色金属材质。不同的设备被赋予与真实材质,与真实设备一致的三维可视化模型可以为运维人员带来真实的临场体验,将提高消防设备信息监管效率。
楼梯虽不是专用消防设备,但是楼梯是重要的消防疏散通道,建筑内各个空间通过楼梯等垂直交通设施连接在一起。通过参数化建模的方式构建与真实情况一致的楼梯设备,管理人员可以根据楼梯的构造特性、宽度制定相应的疏散计划与应急预案。建筑物本体与建筑内消防设备建模完成后,还应根据建筑实地情况对建筑实际周边环境应用BIM技术或传统三维建模技术进行三维可视化建模,因为建筑周边环境不属于消防设备信息监管范围内,所以可以采用传统不包含信息的三维建模方法。建模内容应包含建筑物周边地形、其周边建筑物外立面的构建。虽然制作建筑物周边的场景看似与消防设备运维管理无关,其实建立真实、美观的周边场景使一个建筑更加趋于完整,而且与实际相符的场景可以提高消防设备运维管理人员的士气,因为相关人员是对整个建筑进行消防设备的运维管理,如此有利于提高消防设备运维管理的质量与效率。
BIM技术是未来的趋势,学习、了解掌握更多BIM前言技术是大势所趋,欢迎更多BIMer加入BIM中文网大家庭(http://www.wanbim.com),一起共同探讨学习BIM技术,了解BIM应用!
相关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