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是什么?如何利用BIM技术让造价工作更加轻量化?
BIM作为一项信息化技术嫁接在建筑工程全生命周期,在决策、施工、运维阶段展现惊人优势,它对于参与项目的各方:业主、设计院、施工、监理、咨询、运维等产生深远影响。十三五计划中,住建部要求到2020年末,以国有投资为主的大中型建筑、申报绿色建筑的公共建筑,和绿色生态示范小区等,应用BIM技术的项目率要达到90%。未来建筑行业全面信息化是必然趋势,未来项目就是全数据管理。
BIM变革整个造价工作流程及思维模式
传统的造价工作模式:
识图→手工算量→套项→调整材料价、调整取费,完成造价。
这一过程有大量重复工作,设计、招标、施工阶段需要重复计算不同阶段的造价,要耗费大量的人力来解决造价中遇到的复杂问题。这样的工作模式势必增加很多额外的成本。
另外在后期遇到设计变更,每一次修改都需要重新核对一下图纸。传统的单机单专业的工作方式,很多设计修改不会被造价人员做发现,这样的造价计算肯定与实际结果误差很大。
基于BIM的工作模式:
借助BIM模型,软件自动提取各阶段工程量的各项数据,生成造价清单。如果模型有变更修改也可以在造价中有所体现,达到一处修改,实时计量的工作模式。
只要模型建立的足够精细就可以得到十分精准的造价信息。
这样既提高了算量的工作效率,还保证了清单的精确度。
并且在BIM模型中可以批量修改、多工程链接、可视化操作等,有助于造价员更便捷地完成工作任务,BIM以全新的协同工作方式代替传统的单机工作模式。
BIM技术使各阶段数据无缝对接,实现全过程、全要素可靠、准确的工程造价管理。这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之前由于各阶段数据不连续,各环节之间协同共享存在障碍,导致工程信息不透明,工程项目”水深“现象。
BIM,造价员的职场进阶法武器
工程造价分为三个部分,算量问题,组价问题和合同问题。
在国外,工料测量师被业主称为“费用经理”。他们的业务不止于单一环节的“计价”、“造价”,更在于全过程“控价”。从工程量预测,到投标招标决策;从工程可行性判断,到工程成本管理,工料测量师都可以从经济角度给与解决方案。
而现阶段国内造价师,却以算量、套价为主,很少实现全过程成本管控。
BIM作为应用软件,更加简化了工程量的计算,减少了计量工作,使造价师从重复繁琐的算量工作中解脱出来,将更多的目光放在组价和合同问题上。
当工程量不需要计算的时候,造价师会更有精力去做成本控制等核心工作。BIM技术给造价师提供更宽、更高的职业空间。
BIM技术依托强大的数据库功能,帮助我们实时掌握项目各项信息。BIM造价管理贯穿决策、设计、招标投标、施工、结算各个阶段。
从行业的角度来看,造价工作者不应该局限于眼前,而应该有一个BIM宏观的概念,了解BIM在整个建筑生命周期都能做什么,并且掌握造价行业的新软件新技术,建立一个模型化、协同化的思维模式。
BIM技术是未来的趋势,学习、了解掌握更多BIM前言技术是大势所趋,欢迎更多BIMer加入BIM中文网大家庭(http://www.wanbim.com),一起共同探讨学习BIM技术,了解BIM应用!
相关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