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返回顶部
当前位置: 首页> BIM资讯> BIM技术

BIM技术在暖通工程中的应用特点

发布:中文网小编 浏览:1084人 分享
发布于:2020-10-16 16:44

1、直观可视,科学掌控

2012年,吴伟等在北京谷泉会议中心客房楼山地异形结构施工中,考虑到主体结构为斜墙、斜柱组成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施工难度很大,运用BIM技术对现场进行整合,实现了可视化的指导施工,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成本。

2015年,陈烨在兰州鹏运金茂项目中将专业和抽象的二维图纸转化为直观的三维模型,更明确、高效地为专业的设计师与施工人员提供帮助。

2015年,魏欣等在湖北省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综合性体育馆机电设计中,利用BIM将给排水、电气、暖通专业通过链接的方式实现机电专业间可视化协同设计,清晰真实地表现了设备、管线、系统之间的关系。

在大型公共建筑中,复杂的管路与异形的建筑结构使施工设计人员理解困难。通过可视化操作及展示平台,用3D模型展示建筑构造、设备模型及建筑设备空间关系,用不同颜色、图案对设备状态信息进行3D可视化表达和展示,对建筑设备、设备运行状态、维修状态及合同纠纷状态等进行3D可视化呈现,可简单直观地表达设备维护中需处理的设备相关信息。通过BM模型可很好地表达复杂管路的空间关系,使施工人员对整个项目有直观了解,及时精准完整地传递相关的设计信息和需求,增强设计人员对设计需求的理解和掌控能力。

26.png

2、模拟优化,有效协同

2015年,在长春万豪东方广场城市综合体工程中,利用BIM技术对结构、暖通、消防、给排水、电气等专业进行施工工艺、节点构造、施工方法、预留洞口定位的模拟,提前反映施工难点及问题,减少了返工现象,提高了施工效率与质量。2015年,在上海SOHO外滩项目中借助BIM对施工方案的模拟,直观地了解了整个施工安装环节的时间节点和安装工序,清晰地把握了安装难点及要点,优化和改善了原安装方案,提高了施工效率和施工方案的安全性。

BIM的三维可视化力时间轴就是4D模拟功能。利用BIM的4D施工模拟功能,施工方可对比施工计划与实际情况,对计划进行完善与调控。

BIM技术为参建单位间的沟通和协同提供了平台。施工经验丰富、专业性强的工程师发现问题可通过该平台与参与者进行沟通,参与者根据自身情况和现场需要作出调整,可避免施工中的扯皮现象,有利于所有参建单位形成真正的协作关系。

BIM云平台可方便业主、设计院、施工方实时进行信息共享,通过无障碍的交流讨论,各专业可有效协同,缩短工期,减少质量安全问题。通过开放的云平台,将施工任务下达至相关人员,云平台的所有成员,包括业主、监理、公司总部及相关部门都能从云平台快速了解现场施工情况和各分项的管理人员,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3、统计可靠,计划精确

2015年,上海花木集镇改造基地商品住宅项目中利用BIM技术精确统计工程材料明细,为材料进场等项目管理提供了可靠的数据信息。通过合理的管线综合方案优化系统,节约工程成本。2015年,北京某医院工程中利用BIM技术的工程量统计功能,准确地计算材料用量,避免了设计尺寸的错误,减少了材料浪费。

以往的工程造价管理中,在设计环节需汇总建筑、结构、专业及节能等多个方面内容,经协调后才能得出真实的建筑信息。施工企业在原始的材料表编制工作中使用传统的CAD软件进行统计工作,很难对海量的工程数据进行精细化管理。BIM本身包含的信息资源丰富,能提供实时、准确的材料表清单,设计人员可利用该清单对前期方案进行优化材料选择、成本估算等工作。


BIM技术是未来的趋势,学习、了解掌握更多BIM前言技术是大势所趋,欢迎更多BIMer加入BIM中文网大家庭(http://www.wanbim.com),一起共同探讨学习BIM技术,了解BIM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