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的BIM设计软件对我国软件市场的冲击大吗?中国BIM软件发展现状分析(下篇)
魏振华、马智亮在C++语言开发环境下,研制了一种可以灵活运用BIM软件开发的三维图形交互模块3DGI,并进行了实际应用。曾旭东教授研究了BIM技术在建筑节能设计领域的应用,提出将BIM技术与建筑能耗分析软件结合进行设计的新方法。王琳等通过结合BIM技术和成熟的面向对象建筑设计软件ABD,研究了构建基于BIM技术为特征的下一代建筑工程应用软件等技术。张雷等利用三维数据信息可视化技术实现了以《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为基础的绿色评价功能。
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教授张建平领导的课题组目前正专注于4D研究,该课题组从1991年开始就致力于建筑施工进度与场地布置三维可视化模拟和动态管理方面的研究;1995年,该课题组研发成功了用于多层建筑施工进度与场地利用的体现4D的概念的GCPSU系统;2000年该课题组王倩基于GCPSU系统提出了可以将施工对象、场地三维模型、Project进度管理链接起来的4D施工管理模型4DSMM;2002年,该课题组王洪钧提出了一个扩展的4D施工管理模型4DSMM++(4D Site Management Model++)。2002年之后,经过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完善,4D施工管理系统不但应用到了实际中,且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2003年12月,基于4DSM++开发的建筑施工4D项目管理系统4D-GCPSU应用于北京奥运会国家体育场工程投入使用。2005年开发出了“建筑工程4D施工管理系统”,实现了统一、有效的施工管理数据的集成化管理。
2009年张建平等通过引入4D信息模型以提供统一的信息平台环境并解决相应的关键技术问题,提出了针对当前状态的静态预警机制和基于趋势预测的动态预警机制。张建平等人还对面向建筑全生命周期的集成BIM建模技术进行了研究。开发了BIM数据集成与服务平台(BIM Date Integration and Server Platform,BIMDISP),提出了集成4D技术和过程模拟的建筑施工计划管理及优化方法,开发了相应的集成系统。BIM技术在物业管理阶段的应用研究也已起步,张建平等人开发出一种基于IFC标准的建筑物业信息模型和IFC数据交换接口,建立智能物业管理系统,实现智能化的物业管理功能。同时,国内一些软件开发商如天正、广联达、鲁班软件、理正、鸿业、博超等也都参与了BIM软件研究,并对BIM技术在我国的推广作出了贡献。
由此可见,BIM软件在我国本土的研发和应用也已初见成效,在建筑设计、三维可视化、成本预测、节能设计、施工管理及优化、性能测试与评估、信息资源利用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正如美国building SMART 联盟主席Dana K.Smith先生所说:“依靠一个软件解决所有问题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BIM是一种成套的技术体系,BIM相关软件也要集成建设项目的所有信息,对建设项目各个阶段的实施进行建模、分析、预测及指导,从而将应用BIM技术的效益最大化。
BIM技术是未来的趋势,学习、了解掌握更多BIM前言技术是大势所趋,欢迎更多BIMer加入BIM中文网大家庭(http://www.wanbim.com),一起共同探讨学习BIM技术,了解BIM应用!
相关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