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的BIM设计软件对我国软件市场的冲击大吗?中国BIM软件发展现状分析(上篇)
与目前普及应用的CAD技术比较,BIM中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就是:BIM不是一个软件能完成的工作。目前,国外主流BIM设计软件有Autodesk Revit系列、Benetly Building系列,以及Graphsoft的ArchiCAD等,以这些软件为核心的BIM平台均为开放的,有很强大的二次开发端口,让很多专业人员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进行二次开发。虽然国外的这些软件已进入我国市场,但是目前还不能很好地满足我国规范要求,而这些软件是BIM技术推广的基础,另外,我国要自主研发BIM应用软件。其实在目前来讲,我国建设工程各阶段具有很好的应用软件基础,一批专业应用软件已具有较高的市场覆盖率,可以基于这些软件的系统架构、专业功能、标准和规范集成功能、操作习惯及市场格局等,提升它们的BIM能力和专业功能,并解决各软件间信息交互性问题,即可成为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专业BIM软件。
因此,在国家“十一五”的科技支撑计划中开展了对于BIM技术的进一步研究,清华大学、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共同承接的“基于BIM技术的下一代建筑工程应用软件研究”项目目标是将BIM技术和IFC标准应用于建筑设计、成本预测、建筑节能、施工优化、安全分析、耐久性评估、信息资源利用等7个方面。季俊等在阐述BIM技术优势的基础上,研究了钢结构BIM三维可视化信息、制造业信息及分析信息的集成技术,并在Autodesk平台上,选用ObjectARX技术开发了基于上述信息的轻钢厂房钢构、重钢厂房结构及多高层钢框架结构BIM软件,实现了BIM与轻、重钢厂房和高层钢结构工程的各个阶段的数据接口。
刘照球等构建了一种主要涵盖建筑和结构设计阶段的信息模型集成框架体系,该体系可初步实现建筑、结构模型信息的集成,为研发基于BIM技术的下一代建筑工程软件系统奠定了技术基础。马智亮深入分析了国内外现行建筑工程预算软件的现状,并基于BIM技术提出了我国下一代建筑工程预算软件框架。马智亮等还建立了基于IFC标准和IDF格式的建筑节能设计信息模型,然后基于该模型,建立并实现了由节能设计IFC数据生成IDF数据的转换机制。该转换机制为开发基于BIM的我国建筑节能设计软件奠定了基础。马智亮研究组建立了下一代建筑节能设计软件的总体框架模型并进行系统开发。陆宁建立了施工企业信息资源利用概念框架,建立了基于IFC标准的信息资源模型并成功将IFC数据映射形成信息资源,最后设计开发了施工企业信息资源利用系统InfoReuse。
BIM技术是未来的趋势,学习、了解掌握更多BIM前言技术是大势所趋,欢迎更多BIMer加入BIM中文网大家庭(http://www.wanbim.com),一起共同探讨学习BIM技术,了解BIM应用!
相关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