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场钢结构Revit案例:斩获“鲁班奖””BIM应用奖“的黄石奥体中心,背后的BIM亮点有哪些?
黄石奥体中心是全国首家成功运用PPP模式建设的大型综合体育场馆项目,是国家发改委第二批推介项目,成为黄石的新地标。一场两馆恰似“芙蓉出水、白玉映山”。
施工采用了BIM、装配式等十项新技术,大大提高项目的施工质量。
工程获得第八届“创新杯”BIM应用奖、全国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
如此惊艳、恢弘的工程,背后有哪些建造亮点呢?
BIM精细化设计
?BIM方案设计
游泳和健身馆以“白玉映山”为立意,形似两枚璞玉嵌于山石之中,外形方正简洁,竖向遮阳板通透轻巧,富有动感。
体育场以“芙蓉出水”为立意,抽象提炼荷花形态,形成流动的花瓣向上生长,旋转合围成浑然一体的建筑外形,犹如清水芙蓉自由绽放。
利用BIM可视化三维建模技术,让设计师更好地实现设计理念。
?BIM幕墙设计
体育场幕墙系统分为屋面和立面两大部分,屋面幕墙由金属板和遮阳板组成,立面幕墙为不同穿孔率的铝板组成。
竖向遮阳板可根据太阳运行调节角度,有效降低太阳直射影响,提高室内热舒适性。
立面幕墙采用不同穿孔率的铝板,通透性好,通风好。
?BIM模型3D交付
相对于传统2D交付优势在于:
1、能够传递完善的项目信息
2、能够更直观细致的表达设计意图
3、提高设计和沟通的效率
?自然通风模拟
将BIM模型导入通风模拟分析软件,对场地风环境和室内环境进行自然通风模拟,优化建筑物室内外通风、换气设计,保证建筑物环境的舒适性。优化设计后均满足《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要求。
?预制装配式结构设计
建筑屋顶为钢结构承重体系,材料本身可循环利用,土建与装修工程一体化设计施工,合理、经济的建筑结构形式。
弯曲圆管钢桁架结构的数字化检测与装配技术通过创新“基于三维扫描和逆向建模技术”实现了屋盖大型钢结构的杆件制作、加工、和整榀桁架单元的快速高效安装施工。
?BIM全专业协同设计
将模型拆分,通过工作集和链接的方式,实现建筑专业内协同设计。
?BIM结构设计
1、基于体育场外表皮的建筑模型,偏移建筑厚度,得到结构中性面。
2、对结构中性面进行网格划分和参数化设计,得到结构模型。
?BIM机电设计
利用Fuzor、Navisworks等软件,进行碰撞检测,并对优化后的机电综合管线进行全面的净高分析,以满足设计施工要求,最大程度利用安装空间。
BIM信息化施工平台
?施工阶段BIM协同工作
本工程体量大,异形结构多,涉及专业多,施工难度大,传统方式难以满足要求。基于BIM的协同工作平台,实现了项目全过程的精细化管理。
?土方计算
由于工程场区面积较大,土方开挖量大,基础形式复杂,因此在土方量计算上难度较大。通过Civil3D构建整体场地模型,快捷获取各设计标高所产生的土方量,大大减轻了土方量的计算难度。
?可视化交底
利用BIM模型进行工艺模拟、吊装模拟演示、受力分析等。
基于BIM技术的技术交底,较传统方式更为简洁直观,操作工人一目了然,提高施工的效率,极大的推进了项目施工工期。
?竣工验收,质量监管
如此庞大工程,竣工验收任务繁重。而BIM+激光扫描技术,能将施工现场数据化。利用3D激光扫描建立真实反映现场施工情况的3D模型,再与BIM模型对比,能迅速得出偏差分析报告,并收到高效、精确的校对效果。
?施工造价
借助BIM模型,软件自动提取各阶段工程量的各项数据,生成造价清单。如果模型有变更修改也可以在造价中有所体现,达到一处修改,实时计量的造价。
整体看来,项目从方案设计到施工建造阶段,运用BIM技术进行设计优化、碰撞检测、性能化分析等,从而达到全过程的信息化集约化管理,极大减少了返工浪费,提升了施工质量。
BIM技术是未来的趋势,学习、了解掌握更多BIM前言技术是大势所趋,欢迎更多BIMer加入BIM中文网大家庭(http://www.wanbim.com),一起共同探讨学习BIM技术,了解BIM应用!
相关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