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性的看待BIM的发展?
在建筑行业发展迅速的这个年代,BIM技术功不可没,该技术引领了建筑工程的一次重大性突破,也是工程施工领域的一次重大变革。
BIM技术的发展也难以避免Gartner曲线,BIM技术在我们国家经过前些年国家,企业的大力推广,以及媒体的宣传,2017年以及2018年上半年进入了“期望过高期”,大部分项目无法真正的应用BIM,BIM无法真正的落地应用,随之进入了“泡沫幻灭期”。
近两年,行业中对BIM价值的质疑声越来越多。形成此种情形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价值本身需要沉淀,二是价值难衡量。
BIM的价值绝对不只是关键点模拟、碰撞检查、可视化呈现,模型更大的价值是信息的载体。作为载体,BIM的价值在于信息的解构和重构,及因为数据的连接带来的业务协同,也就是一定要下沉到业务本身。
同时数据的存储和流动只是数据链上的一部分,要让数据产生价值,还需要保证它的真实、及时和完整性,以及数据提炼和应用的科学性,这就要求源头数据的及时采集,以及后续数据挖掘和分析发挥作用,这需要BIM技术和云、大、物、移、智等技术结合,发挥其最大的效力。
关于价值难衡量,其实是相对简单的问题。信息化工作,特别是具有管理性质的工作,在开始应用阶段可能是一个人投入精力,他人享受价值的模式,员工由于岗位局限性而对价值存疑是客观存在的事实。管理的效益是团队化的,管理者需站高一线去判断整体价值是否得到提升,并配合合理机制让价值分配更加平衡、合理。在深水区,BIM的应用需要施工企业去磨内功,这也是不得不经历的阶段。
面对质疑和阻力,我们应该更加坚定地提升BIM的应用价值,做得更实更落地,量变产生质变,最终冲出深水区。
BIM技术是未来的趋势,学习、了解掌握更多BIM前言技术是大势所趋,欢迎更多BIMer加入BIM中文网大家庭(http://www.wanbim.com),一起共同探讨学习BIM技术,了解BIM应用!
相关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