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应该如何应用于算量?基于BIM的工程量计算软件对比研究
基于Revit的单构件工程量研究
不同的定额计算规则,其所构建模型的工程量也是不同的。其中,根据清单规定,像墙、柱等构件应按层高进行布置。但是,在定额的规定下,竖向构件尺寸应按自板底标高起的净高布置。而通过使用Revit软件,就可建立清单与定额之间的关系,确保模型中的构件能够具备正确的扣减关系,以此就能解决不同计算规则下模型算量无法统一的问题。此外,Revit模型中构件的工程量主要表示了构件的几何物理属性,但是受到构件自身的影响,使得该模型的使用无法完整的符合相关计算规则,以此也就给工程量统计工作的展开带来了难度。
现有BIM算量软件对比
就针对当前所使用的BIM算量软件而言,像广联达、鲁班这样的软件,其能够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快速性,但是当与外界软件之间进行交互时,就会出现相应的错误和遗漏,以此也就无法给造价管理工作的展开提供数据依据。而新点比目云工程计量的使用,则能有效的提高数据统计的精准度,并且还能满足各项计量规则,这样也就有效的弥补了Revit软件使用的不足。
支持算量的BIM模型建模规范研究
1、模型拆分
模型的规模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自动化算量的精准性。而在对模型进行拆分时,就应分别按照单位工程、楼层以及专业进行依次划分。其中,在对楼层进行划分时,应根据实际工程的楼层标高,来绘制相应的标高构件,确保模型的构建能够有效的符合实际建筑工程施工需求。此外,当前层的夹层也应建入到当前層中,并与当前层共同参与算量,确保能够提高计算量的准确性。
2、模型精度控制
该BIM软件的精度主要为LOD300,而构件也主要包含:几何尺寸以及材质等属性。而在构建模型时,应严格的按照实际建筑工程,实现对模型外形几何信息的构建,确保提高BIM工程量的准确度。此外,在统计项目中的工程量时,一般都按照级配划分,进而再套入到不同的单价中。因此,在构建模型时,就应在构件中添加准确的材质信息,确保给工程量的统计提供理论依据。
3、构件规范布置
在构建模型时,应根据工程具体情况和构件的级别提出相应的标准规范,即:第一,在命名时,应按照构件的种类、规格以及材料等命名,且构件类型的名称应与施工图纸保持一致。第二,在模型建立时,应规定有些构件类型的属性无法较为明确的显示,而是选用其他族表示。第三,规范模型布置的方式。譬如:板洞应按照板洞的方式进行布置。因此,只有明确各个构件的之间的连接关系,才能确保算量软件可以实现自动扣减工作。
基于BIM的工程量数据共享技术
在具体使用BIM技术时,需要导出模型属性的相关信息,给工程量的输出提供标准化依据,确保能够将清单工程量与所建造的智慧平台中商部分进行良好的数据对接,以此来有效的实现对施工成本的合理控制。其中,Revit算量软件一般都内置在国家或者各省市的定额库。因此,在使用该软件对模型算量之前,就应首先设置中国的清单类型,并根据相应的新点比目云软件,来实现对数据量的统计。其中,每一个工程量清单都支持计算公式的编辑,而计算公式又包含:构件的几何形状、标高、尺寸等相关信息。而通过复制操作,就能确保统一类型的构件能够使用同个工程量的清单编码。
BIM技术是未来的趋势,学习、了解掌握更多BIM前言技术是大势所趋,欢迎更多BIMer加入BIM中文网大家庭(http://www.wanbim.com),一起共同探讨学习BIM技术,了解BIM应用!
相关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