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返回顶部
当前位置: 首页> BIM资讯> BIM技术

BIM如何帮助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BIM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三个维度

发布:中文网小编 浏览:2684人 分享
发布于:2020-02-14 20:12

建筑业企业转型涉及三个维度:

第一是生产维度,即用数字技术对工程项目的设计、生产、施工和交付等工程建设全周期进行提升;

第二是组织维度,通过第一维度的数字化得到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在企业、项目与个人之间变得透明,从而带来企业对项目管理和人员管理的变革;

第三是价值链维度,通过前两个维度充分发挥数字化的效率属性,实现生产和管理的效率提升后,链接用户、建设方、分包方,使施工企业转型为平台,围绕工程项目及数字化平台,链接各方从而实现施工企业的价值链转型。

16.jpg

(1)生产维度:

生产维度的数字化发生在三个场景,第一个场景是在项目办公室利用BIM技术实现工程项目的虚拟建造;第二个场景是在生产工厂以虚拟建造为基础,实现构件的工业生产;第三个场景是把数字施工形成的数据输送到施工现场,指导现场生产活动,同时运用物联网、AI等技术采集现场施工的数据信息。

BIM作为虚拟建造过程的核心技术主要做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是设计深化和专项技术方案,BIM在结构深化和机电深化、场地布置、脚手架设计等方面已经取得很广泛的应用;

另一方面是施工策划,在设计深化的基础上,利用BIM技术完成施工场地布置、施工计划、资源计划的整合,完成数字化的施工组织设计。

虚拟建造过程是生产维度的关键场景,一是BIM深化设计等技术在过去四年的应用中持续完善;二是行业多个大赛的影响力逐步扩大,比如龙图杯参赛项目数量近几年每年增长速度在50%-60%,中建协大赛今年也将重新启动;三是BIM建模成本已由五年前20-30元/平方米,下降到3-4元/平方米;四是和过去相比,行业内BIM技术人才普及程度在加速,通过行业内越来越多的BIM咨询企业、施工企业BIM中心、软件企业培训也已经使得BIM人才快速增长。

工业化生产是契合国家推进装配式的方向,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2016〕71号》,在2025年实现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以上的目标。经过多年发展及国家政策鼓励,装配式已经得到多方面的验证和多个企业推广,在技术上已经充分验证可能性。

工业化生产逐步会成为高层住宅等合适项目的主要建造方式,主要原因包括:劳动力紧缺问题逐步成为主要矛盾;行业对于施工环境、施工安全的日益重视;装配式项目数量增加带来的规模化成本下降;各地出现补贴鼓励政策。日本的高层住宅大量使用装配式建筑也验证了这个观点。数字技术特别是BIM技术,天然具备和装配式建筑高度匹配特性,BIM技术的应用会进一步降低装配式建筑应用的技术障碍。

智慧工地是根据虚拟建造的方案,去指挥现场的每一个劳务工人完成工作,并且运用大量的物联网设备,采集现场作业数据,包括人、机、料、环的数据,生产、质量、安全的数据,也包括模型信息量使用的数据。

最后将这些现场数据与云端建造的数据进行比对,为进一步决策提供数据支撑。智慧工地将会实现两个“一”的精细管理,第一个“一”是通过两个武器,让每一个劳务工人升级到产业工人,即安全帽和手机。通过智能安全帽可以收集工人每天的工作信息,比如说考勤、工效分析、安全预警等。通过手机端,可以让每个劳务工人看到今天要做什么工作、什么样的方案、要达到什么样的质量标准。第二个“一”是指每一台设备的数字化,比如环境监测、塔机黑匣子、环境监测、深基坑、高支模的物联网监测,随着智慧工地的普及,日益变得常规化。

BIM虚拟建造、工业生产、智慧工地三个技术在过去的五年里突然加速发展不是偶然,而是长远的趋势。背后驱动的因素是建筑业需要转型升级,劳动力紧缺,成本上升问题急需解决,而这三个技术都能帮助提高生产率、提高管理效率,来解决以上问题。

13.jpg

(2)组织维度:

从组织维度来说,传统的企业管理项目的模式就是企业只对项目的目标和结果进行管理,过程管理更多依靠项目自身,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企业和项目的信息不对称,不能进行规模化复制,企业决策的信息来源依靠项目的反馈,数据的全面性、真实性、及时性不能保证。

第一个变化是通过数字化管理方式,可以大大提高效率。例如用数字化的方式来看生产周会,进度有没有延误,现场发生了多少质量安全问题,有没有整改,作业现场有多少劳动人员、物料等情况非常清楚,聚焦讨论。经营分析会也可以通过数字化,得到更为准确的数据,指导准确决策。通过数字化的方式把虚拟建造结果上云,指导现场的施工,也能把施工现场数据及项目管理数据给企业,解决企业与项目信息不对称问题,让企业把对项目的管理由结果管理变成过程管理。这是数字化在管理上的重要价值。第二个变化是转变为大数据支撑的“大后台小前方”的赋能型组织。数字化管理项目,经过长时间多项目的历史沉淀,每个分公司有多少项目,项目在过去一个月时间完成的大概产值等数据不断积累到云端,形成大数据为企业各部门赋能。

(3)价值链维度:

随着生产的数字化和组织管理上的数字化,商业模式也将随之变化,这是价值链维度的思考。从利用率来看,施工企业的利润率大概是3%-3.5%之间,而房地产开发企业是10%,施工企业处于整个价值链的B端。那么施工企业在价值链中如何提升呢?有的企业做多元化,本质上是把施工得到的资源去做地产开发,跟施工之间没有完全必然的联系,不能算作转型。

转型更核心的是通过数据流形成两个价值圈。第一个价值圈是建设方围绕着资金流,与咨询方和设计方形成。比如在数字化的社会中,全过程会变得更加重要,很多建设方没有数字化的能力,需要一个全过程咨询方来帮助其提升对数字化的掌握。

第二个价值圈是施工方和相关分包方、供应商。传统情况下主要是围绕现场资源流展开工作,对工程建造信息了解最深。这两个价值圈的区别在于甲方价值圈里面主要是围绕着项目阶段微笑曲线一前一后两个数据,而施工方主要掌握整个施工阶段数据。两个价值圈本质上是交付模式和信息掌握的竞争。如果有一方将数据统一,掌握话语权,那么其价值链将会得到提升。

在这一方面,建设方已经在行动,例如万达的总发包平台、绿城BIM设计施工一体化平台,碧桂园BIM一体化平台和景瑞地产的BIM空间定制平台等。以万达举例,万达总发包平台包括万达、工程总包、设计总包和监理单位,使用同样一套模型,同样一份信息来管理工程。模型背后各种数据是该系统中最核心的内容。模型给万达原有的设计、计划、质量和成本四大系统做赋能,大家围绕同样信息来开展工作。

在设计方面搭建了1000个图库,有12套标准模型。

在计划管理方面有300个管控节点形成非常清晰的计划管理模块。

在成本管理上1000个族库的背后套进了清单工程量,建完模稍微调整后合同造价基本形成,这被叫做清单自动化。

对于质量安全的管理,在系统里面预算规则,执行时把问题采集上来,系统会做自动的分析。

将三个维度统一来看,建筑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具有效率和链接两种属性,其价值在于提高建造效率,进行资源整合,掌握信息主导权。

BIM技术是未来的趋势,学习、了解掌握更多BIM前言技术是大势所趋,欢迎更多BIMer加入BIM中文网大家庭(http://www.wanbim.com),一起共同探讨学习BIM技术,了解BIM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