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案例:BIM在大型项目中钢结构部分工程管理的深度应用
BIM钢结构工程中的工程管理应用
项目简介
许昌科普教育基地项目是许昌市政府重点工程,总建筑面积72227平方米,总造价6亿元;其中钢结构2000余吨,幕墙铝板约36000平米。是一座融合青少年宫、科技馆、海洋馆、地下商业街及配套地下车库多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公益建设项目。
工程重难点分析
(1)造型复杂,形体扭转
项目以许昌特有的钧瓷文化遗产为出发点,以瓷器拉坯、烧窑的过程为灵感,巧妙地将“三馆”以曲折拉伸的形式结合在一起,通过三维参数化建筑设计,造型既富有时代感又极具许昌特色。
(2)大尺度外部异形空间、空间跨度大,
本工程需要3万块曲面铝板,铝板深化、异型钢结构加工、安装难度大、施工控制难度大
(3)三维空间定位难度大
项目备受社会关注、新华网等多次报道,项目被称为“国内最复杂的建筑表皮”,大跨度双曲面造型,每个板块的外形尺寸都不同,相应设计、加工、安装难度大,成本控制风险大
(4)管线排布复杂、错漏碰缺多
机电管线排布错综复杂、管线密集、容易产生位置冲突及标高重叠等,专业穿插施工难度大
(5)质量要求高
市重点工程,标志性建筑,社会关注度高;本工程质量目标为鲁班奖工程
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分四个专业:土建专业应用、机电专业应用、钢结构专业应用、幕墙和装饰装修专业应用。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下钢结构专业的应用。
钢结构模型采用天宝公司Tekla软件搭建,钢结构和土建模型综合检查,发现钢结构预埋件“漂浮”、与土建结构梁冲突、钢结构造型管和屋面梁冲突等问题共计37处。
预埋件锚筋碰撞问题优化;屋面钢梁与造型管连接无节点,优化节点板使用高强螺栓连接,便于现场施工;优化预埋件399个、节点78处,造型管4处,节省工日11天,成本23.5万元。
钢结构加工前项目组进行了精心的策划,借助BIM模型进行二次放样,方便了工人对造型的理解和放样加工,返工率大大降低。
2015年7月就成立了“许昌市科普教育基地项目冯敬涛QC小组”,小组的目标定位“筑百年精品、留后世口碑”,精心策划、严把质量关,对预埋件不达标严格管理,经过质量验收,合格率达到97%,节约成本4.58万元。
钢结构开工前对安装方案进行三维模拟,提前发现安装难点,模拟安装顺序,更直观的交底,减少70%的沟通。
施工前以及施工过程中,共对操作人三维技术交底7次,加快对安装方案的理解,沟通效率提升70%。
利用BIM模型获取需要测量、定位构件的三维坐标,借助天宝放样机器人定位,测量效率提高了70%。
Tekla模型可以生成的各种报表,统计出不同长度、等级的螺栓总量,估算油漆使用量,估算每种规格的钢材使用量;指导钢结构构件的加工、现场限额领料等。
该项目工程经济效益累计节约149.5万元,标准等技术积累为BIM推广,管理上缩短工期48日历天,社会效益接待BIM参观学习团7次,发表论文3篇。
我们相信,未来,在以BIM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支撑下,工程建设领域必将迎来创新发展的新时代!建筑业的未来就是BIM的未来。想学习或者了解的小伙伴可以随时联系我们哦!
文章作者:宗广辉、张现伟
文章来源:广筑BIM
BIM技术是未来的趋势,学习、了解掌握更多BIM前言技术是大势所趋,欢迎更多BIMer加入BIM中文网大家庭(http://www.wanbim.com),一起共同探讨学习BIM技术,了解BIM应用!
相关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