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 邢台市城市建筑风貌设计(2021-2035) 公布稿
根据国家、省相关要求,落实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对城市开发与更新建设过程中的建筑风貌进行系统谋划与统筹安排,特编制《邢台市城市建筑风貌设计(2021-2035年)》。
一、管控引导范围
规划范围与《邢台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确定的邢台市中心城区城镇开发边界范围一致,面积约252.4平方公里。其中襄都片区、邢东新区片区、开发区片区、信都片区南水北调干渠东侧区域为重点管控区;任泽片区、南和片区为一般引导区;南水北调干渠西侧区域为未来拓展区,管控要求与一般引导区一致。规划期限为2021—2035年。
二、建筑风貌设计规划依据
规划依据包括《河北省城市建筑风貌设计编制导则》、《河北省城市与建筑风貌管控设计标准》等省内相关政策文件;《邢台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邢台市古城保护与利用修建性详细规划》、《邢台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邢台市城市色彩专项规划》、《邢台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暂行)》、《邢台市城市风貌规划管理技术导则(试行)》等各市直部门相关专项规划或技术规定。
三、建筑风貌总体定位
确定中心城区建筑风貌总体定位为:空间疏朗、环境绿美、邢襄古韵、色调暖彩,并将定位落实到影响城市风貌特色的空间体系与展现风貌特色的重点地区、地段之中。
四、建筑风貌分区
构建“历史古城居中、钢城记忆坐镇、魅力都市环绕、环境本底串联”的城市特色风貌骨架”。以水系、绿廊、道路等要素为边界,划分“古城传统风貌区”、“工业遗产风貌区”、“现代商务风貌区”、“现代学院风貌区”、“现代宜居风貌区”、“现代工业风貌区”六大类型的风貌分区。
1. 古城传统风貌区
空间范围:西至京广铁路,东至襄都路,南至七里河,北至邢州大道。其中邢州古城范围为特色风貌区,其他区域为风貌协调区。
风貌定位:灰墙丹韵,琉璃斑斓,古今融合,典雅庄重。
风貌形象:特色风貌区建筑风貌以邢台本土传统风格为主,可植入少量现代建筑,但应融入传统元素。风貌协调区建筑风貌以新中式为宜,搭配本地传统风貌元素。严禁欧式仿古等其他地域建筑风格。建筑高度以低层、多层和小高层为主。建筑色彩以暖灰,砖红、米白、暖黄色调为主,杜绝大面积的高颜色色彩。
2. 工业遗产风貌区
空间范围:西至南水北调干渠,东至京广铁路,南至祥和大街,北至八一大街。其中邢钢老厂区范围为特色风貌区,其他区域为风貌协调区。
风貌定位:砖砼相映,钢构幕墙,虚实结合,沉稳硬朗。
风貌形象:建筑风貌以现代风格为主,重点展现邢台作为老工业基地的独特魅力,工业遗产更新改造后的建筑风貌在保留特色韵味的同时突出现代感,公共建筑风貌与周边协调。建筑高度以多层、小高层和高层为主。建筑色彩以暖黄、暖红、暖灰色调为主,红黄色系为点缀。
3. 现代商务风貌区
空间范围:西至京广高速铁路,东至京港线,南至七里河,北至龙岗东大街。其中邢东新区高铁新区公园及周边公服区域为特色风貌区,其他区域为风貌协调区。
风貌定位:自由简约,银黎多彩,灵动轻盈,疏朗方正。
风貌形象:建筑风貌以简约的现代风格为宜,凸显片区的现代气息,公共建筑可适当融入邢台本地文化元素。建筑高度以高层、小高层为主。建筑色彩以蓝灰、米白色调为主,暖黄、暖灰色调为辅,蓝绿、银灰色调为点缀。
4. 现代学院风貌区
空间范围:西至南水北调干渠,东至京广铁路,南至八一大街,北至邢州大道。其中高教园区为特色风貌区,其他区域为风貌协调区。
风貌定位:底层架空,粗柱深廊,人文内涵,端庄典雅。
风貌形象:建筑风貌以简约的现代风格为宜,凸显片区的现代气息,公共建筑可适当融入邢台本地文化元素。建筑高度以高层、小高层为主。建筑色彩以蓝灰、米白色调为主,暖黄、暖灰色调为辅,蓝绿、银灰色调为点缀。
5. 现代宜居风貌区
空间范围:市区内及周边各居住功能为主的建设组团。
风貌定位:轻盈挺拔,灵动现代,生态宜居,活力舒适。
风貌形象:建筑风貌以现代风格为主,可适当融入邢台本地文化元素,注重滨水临绿界面打造,展现人文气息与现代滨水城市形象。建筑高度以小高层、高层和多层为主。建筑色彩以暖黄、暖红色调为主,米白、暖灰、深灰色调为辅。
6. 现代工业风貌区
空间范围:市区内及周边各工业功能为主的建设组团。
风貌定位:灰顶淡彩,开合有序,科技高效、简洁疏朗。
风貌形象:建筑风貌以现代风格为主,考虑实用、经济、美观的前提下,形成丰富的空间与形体变化。建筑高度以低层、多层和小高层为主。建筑色彩以灰白、暖红、暖黄色调为主,黄色、咖色、蓝绿色调为点缀,禁止使用大面积高彩度彩色屋顶(如蓝色、红色等)。
五、管控力度分级
依据对城市风貌影响强弱,将设计范围内所有建筑分为三个管控等级:
1. 标志性建筑:即重点风貌管控区中位于特色风貌区的建筑。该风貌等级的建筑需开展重点风貌设计示意,并结合导则进行管控。方案设计需邀请院士、勘察设计大师或国内外知名设计公司开展,方案评审需邀请国家知名规划、建筑行业专家组建专家评审委员会。
2. 重点风貌管控区:即重点风貌管控区的建筑(标志性建筑除外)。该风貌等级的建筑需对整个片区开展风貌设计示意,并结合导则进行管控。方案设计需由省内知名设计公司、设计师开展,方案评审需邀请省内规划、建筑行业专家组建专家评审委员会。
3. 一般风貌协调区:即位于一般引导区的建筑。该风貌等级的建筑以导则为主要管控依据。方案设计单位不作要求,方案评审需由政府相关主管部门组建专家委员会。
六、建筑功能分类
将所有建筑按功能分为“居住及社区配套”、“综合办公”、“商业服务”、“高等院校与科研双创”、“城市公共管理与服务”、“工业”、“市政配套”7大类,并细化为24小类,根据功能特点针对性设置管控条款。
七、管控条款分项
将管控引导条款细化为“建筑群体及空间环境关系”、“建筑单体与附属设施”两大项,并细化为十小项,逐项细化管控措施。
八、风貌审批流程
设立“前告知、后审查”的建筑风貌审批流程。前告知:建设项目立项后,政府相关主管部门依据建筑风貌设计总则查询对应地块的总体管控要求,并依据建筑风貌设计导则查询对应建筑功能的控制细则,告知建设主体,建设主体委托相应级别设计机构开展规划设计。后审查:建设主体提交设计方案后,政府相关主管部门依据建筑风貌设计成果进行审核。方案未通过审核,则由建设主体调整设计方案并重新提交;方案通过审核,则结束审查并进行公示。
BIM技术是未来的趋势,学习、了解掌握更多BIM前言技术是大势所趋,欢迎更多BIMer加入BIM中文网大家庭(http://www.wanbim.com),一起共同探讨学习BIM技术,了解BIM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