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新闻 | 密州街道连丰社区:让传统文化在社区中“活”起来?
密州街道连丰社区:让传统文化在社区中“活”起来
诸城市密州街道连丰社区以“乐融传统,情传文粹”为核心理念,以弘扬传统文化、孝德敬亲为基础,依托社区文化书院主阵地,推进文化建设与社区治理融合发展,以满足社区居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切入点,用多彩文化活动凝聚人心,形成覆盖全年龄段的“15分钟文化服务圈”,先后获评山东省绿色社区、潍坊市级文明社区、潍坊市“最美志愿服务社区”等称号,实现社区“小阵地”激荡精神文明“大能量”的生动实践。
社区依托辖区文艺人才荟萃、文化资源富集的优势,于2015年建成占地800㎡社区文体活动中心,科学规划功能空间,精心设置书法室、综合活动室、棋牌室、阅览室、台球室等功能室,年均开展80余场特色文化活动。积极向上对接市直有关部门优势资源,举办“公益集市”,将公益义诊、政策咨询、文化文艺、防溺水宣传等服务送到居民“家门口”。历经十载深耕厚植,这个集文化惠民、艺术培育、精神涵养于一体的文化载体,为社区近700户的居民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不仅成为居民日常开展琴棋书画等文体活动的重要阵地,更构筑起展现新时代基层群众精神风貌的鲜活窗口。
社区多支公益性文体队伍承担着社区文化传播的重要任务,其中以书法、剪纸爱好者队伍见长。社区连续举办六届书画展,每届展览都吸引众多书法爱好者踊跃参与。参展作品题材广泛、形式多样,山水画与书法作品交相辉映。社区还精心打造了传统文化墙,集中展示居民自发创作的以孝德、廉洁、向善等为主题的书画作品,实现艺术展陈与道德教化的有机融合。定期开设传授传统文化技艺的“非遗小课堂”,邀请潍坊剪纸艺术非遗传承人李学芳老师现场教学。如今,连丰社区的剪纸队伍已扩大到30余人,不断吸引着更多的居民参与其中。
节庆假日,拉呱听戏,是连丰社区居民们这几年养成的“习惯”。几张小方桌一拼,一圈圆板凳一摆,就成了社区“戏曲小剧场”,居民们自发组建了伴奏团和演出队伍,京剧《贵妃醉酒》、黄梅戏《女驸马》、豫剧《朝阳沟》,不论剧种,不问派系,各路戏曲轮流“上阵”,与群众共唱美好生活。居民孙大伯看得兴起,也随着乐曲哼唱起来。“社区经常举办的戏曲活动太好了,丰富了我们的娱乐生活,让我们这些老年人经常在社区就能看大戏,真是太方便了!”孙大伯说到。此外,社区以春节、元宵、端午、中秋等各类传统节日为契机,组织开展沉浸式体验、互动式传承的“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邀请社区居民参与写春联、猜灯谜、包粽子、打月饼等传统民俗。
连丰社区文化书院构建全龄段服务体系,形成“幼有善育、老有颐养”的良性生态圈。在为小服务方面,针对双职工家庭假期“看护难”痛点,社区与烟台大学共建大学生社区实践基地,构建起“高校资源+社区平台+志愿服务”三位一体的儿童关爱体系。每年寒暑假期举办公益学习班,组织返乡大学生和志愿者们为辖区儿童开展培训,涵盖文化传递、兴趣培养、科学普及、公益实践等多个方面内容,至今已连续开办6期,250余名儿童受益。如今,前几届的学生上大学后又以志愿者的身份回归,从“受助者”成长为“助人者”,在角色转换中传承社区文化、传递公益力量。在老年服务领域,社区引入百乐艺术学校等教学资源,开展“声乐课堂进社区老有所学展风采”主题活动,为老年人开设电吹管学习公益课程。联合慈海医院、华元医院连续11年为老年人提供健康义诊,养生健康知识普及。与3家理发店合作,常态开展“爱心义剪”志愿活动。定期组织志愿者看望19位独居老人,帮助清理院落、收拾家务,弘扬助老、爱老的传统美德。
下步,密州街道连丰社区将持续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深度融合、同频共振,深入挖掘传统技艺等特色文化资源,将其融入文化书院的课程与展示内容中。同时,积极引入数字化手段,打造集线上线下于一体的书院空间,为社区居民打造更优质、多元的文化体验。
来源:文明诸城
BIM技术是未来的趋势,学习、了解掌握更多BIM前言技术是大势所趋,欢迎更多BIMer加入BIM中文网大家庭(http://www.wanbim.com),一起共同探讨学习BIM技术,了解BIM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