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新闻 | 东城名郡社区:解锁“善”治社区“文化密码”?
济南市文化社区·文化书院|东城名郡社区:解锁“善”治社区“文化密码”
2024年以来,我市大力推进文化社区建设试点,各区县(功能区)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创新创造,大胆先行先试,优化社区文化阵地、拓展文化服务场景、建立文化工作队伍,按照“一社一品”的工作要求,打造了一批彰显美德要求、适宜群众品味、展现泉城特色的主题文化社区,涌现出一批有内涵、管长远、可推广的典型做法,“文明济南”现开设专栏,对优秀文化社区典型案例进行系列展播,供大家广泛学习参考。
济南市历城区郭店街道东城名郡社区成立于2023年,社区积极探索适应时代发展的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路径,聚焦“五善”文化社区建设,提炼“善领、善育、善治、善融、善享”工作法,将“善”文化融进居民生活中,发挥文化建设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以文化人,以文惠民,让文化力量更加浸润人心。
旗帜引领凝聚“善领”向心力。“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东城名郡社区在探索中创新,在实践中突破,倾力打造善领新场景。经过自荐、推荐在社区内推选出39名楼长,通过征集居民信息档案,掌握社区在住党员178名并按照网格化开展服务,选育居民“带头人”,构建“善领”新格局。注重把善文化中的仁爱、善良、关怀等价值观与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相契合,引导党员干部更加关注居民需求和利益,增强为人民服务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立足“善育”提升文化软实力。随着短视频平台的爆火,东城名郡社区年轻“血液”为文化社区建设注入活力,他们充分发挥自身所长,在社区工作中“放大招”,通过短视频拍摄等形式,运用活泼生动、接地气的宣传方式“引流”,推动社区文化建设再上新台阶。社区立足“善育”塑造社区文化认同感,培育文明新风尚,建立社区独有的文化体系。发行社区月刊《善启东城》,推出社区“身边的榜样”专栏;修订完善社区居民公约,为社区居民提供明确、积极的价值指引;多方位畅通居民诉求渠道,搭建居民自治议事协商机制,开设板凳议事会,构建家门口的“议事厅”,提升基层治理精细化水平;开设“社区共享自习室”“东城夜校”等项目,提供优质的学习资源和文化氛围。一系列创新举措不仅提高了社区服务效率和质量,也为文化社区建设注入了新鲜活力。
纵网布局催生“善治”内驱力。东城名郡社区以“善”念聚力量、谋共治,聚焦社区治理,推动文化建设见实效,通过纵网布局,实现全龄文化阵地服务无缝连接,夯实“善治”新阵地。社区将传统一站式大厅改造成开放式场所,建设温情驿站、红色书房、文体活动室、书画室、棋牌室、舞蹈室等文化场所,形成集文化服务、理论宣讲、学习教育、休闲娱乐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文明实践阵地。作为社区的文化IP,文化活动空间、文明实践阵地的双圈驱动成为一种独特的标识,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与社区文化深度融合,夯实文化阵地,让群众共享社区文化盛宴。
社区合伙人增强“善融”凝聚力。社区企业、沿街商户作为参与基层治理的重要一环,与居民联系密切。东城名郡社区采用“党建引领、需求导向、资源链接、服务支撑”的思路探索“社区合伙人”模式,以居民步行15分钟的日常出行范围为界,链接上志培训、库奇英语、古舞雅韵、博文乒乓球俱乐部等20余家合伙人单位组建“商居联盟”,推出“公益+抵偿”运营模式,为社区居民提供多样化的文化服务,“善融”共建构建起家门口的“嵌入式”服务矩阵。营造全民做公益,居民得实惠,商户得市场的良好氛围,也成为“商业反哺公益”的探路石。
“出圈”活动激发“善享”新活力。善,是城市温情的流淌。东城名郡社区挖掘和培育社区文化,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举办“跟着二十四节气玩转东城”、邻里节、文化夜市、消夏晚会、睦邻市集等活动,持续为文化社区赋能、为居民群众幸福“加码”。社区还建立“共享自习室”,给辖区居民免费提供一个舒适安静的学习环境,为居民提供贴心、暖心服务。社区将以文化为纽带,凝聚人心、增进共识,构建和谐美好的社区。
BIM技术是未来的趋势,学习、了解掌握更多BIM前言技术是大势所趋,欢迎更多BIMer加入BIM中文网大家庭(http://www.wanbim.com),一起共同探讨学习BIM技术,了解BIM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