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返回顶部
当前位置: 首页> BIM资讯> BIM技术

如何利用BIM进行设计作业?BIM在设计阶段的具体应用

发布:中文网小编4号 浏览:1299人 分享
发布于:2022-03-14 16:38

在针对建筑进行初步设计时期,设计师可以利用所有的参数进行设计作业。也就是说,在建筑施工的全过程,使用BIM程序设计语言,针对其中的变量参数进行优化,通过对所有规则进行制定,对整个项目的设计进行优化。具体的,可建立起清晰的三维立体实物模型,进而实现建筑工程在各个阶段的成果得到有效的展示,有效的实现了所有相关方之间进行信息的交流和沟通。

摄图网_401960675_wx_建筑施工模型(非企业商用) (1).jpg

此外,借助3D本身提供的虚拟环境,让建筑项目的所有相关方人员了解到设计单位的具体设计意图,从而让各个项目中的参与方对项目进行一致性理解,保持在建筑施工中的协调统一,改进施工的效率。同时,BIM软件可以进行大量的质检工作,可以针对所有模型之间进行碰撞的信息进行检测,包括关于位置和数量等方面的信息,以便在后续的工作中对上述碰撞点进行有效的修正,迅速的找到在项目施工中遇到的问题,并进行处理,大大的减少设计变更的可能性,进而保证设计的综合能力和工作效率得到明显提升,降低可能是因为施工不协调或者是因为出现了返工而导致的工期损失和成本损失。万科第五城项目在设计阶段的建模采用Revit软件进行建模、出图,然后用其他软件进行漫游与效果图展示、碰撞检查和进行施工进度的模拟。

在建模初期,由于需要进行构件的定义属性等工作,BIM技术的优势并不明显,但是在成果集成阶段,传统设计的施工图以及工程的所有信息和数据,都是通过点线面或者文字信息囊括在一张张平面的施工图中,都是设计师或者绘图师使用不具备构件信息的图形所绘制。在各个专业内部所绘制的平、立、剖面或多或少的存在问题,而各个专业之间的冲突也是难以检查,比如:管道之间的碰撞问题,土建与安装之间的冲突问题,很可能只有在施工时候才会发现,此时需要通过设计来进行方案的变更,如果需要返工就会造成极大的成本浪费和工期的延误。

而使用BIM技术在设计阶段的建模是三维的,建模前期即对于构件的属性进行了定义,其不仅可以生成毫无冲突的平立剖面图,还可以很方便的形成当于传统施工图深度的建筑工程模型,进行三维的观察以及碰撞检查,可以降低和减少各个专业方面的冲突。BIM技术的应用在万科第五城项目方案设计过程中产生了立竿见影的效果,比如对于立面的线条、颜色和整体效果,以及屋顶的装饰等方面。在设计中对设计方案产生疑问或者有新的想法和变化时,在局部进行了方案的修改,并邀请项目的各方参与进行讨论即可确定,而不像以往需要大家对着一张纸的平面图来回的对比或者需要请专家进行论证才能决定。

BIM技术是未来的趋势,学习、了解掌握更多BIM前言技术是大势所趋,欢迎更多BIMer加入BIM中文网大家庭(http://www.wanbim.com),一起共同探讨学习BIM技术,了解BIM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