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如何用于装配式建筑?案例来了!
案例工程项目的设计依据是《城市住区规划设计规范》,案例装配式建筑项目的详细信息见表1所示。
(1)设计准备阶段
在装配式建筑设计准备阶段,工作集的划分有多重标准,比如,按照楼层划分、专业划分或按材料类型划分等。以案例工程项目电气系统工作集的划分为例,采用不同颜色作为划分标准。
(2)设计步骤
对案例装配式建筑的梁板柱等进行设计,可以采用CAD软件或者Revit软件进行建模。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需要提前计算,及时绘制建筑图。案例工程项目在建设中,使用Revit软件进行计算绘制。
(3)生产阶段的应用
装配式建筑有很多生产构件,因而要实现生产构件的信息化管理,技术人员能及时在系统上查询相关构件信息,并对信息参数进行识别。通过操控程序,能够完成整套工序,比如,钢筋的捆扎、模板的制作等。若是生产的构件不达标,就需要及时对生产过程进行追踪及回溯。同时,在预制构件生产过程中,能及时将编号、名称及批次等转为二维码,方便查询,实现
构件管理的信息化。
在完成装配式建筑构件的生产后,便可以运输。构件运输过程中,应及时与构件厂进行协调,根据装配式建筑现场施工的需要及进度进行配送。计划表传递到构件厂后,质检员应及时进行质量检查,检查通过后,转运到各个部门分别进行验收配送。
(4)施工阶段的应用
1)进度管理
将BIM模型应用于装配式建筑中,能反映出各个构件的基本情况,并在平台上用不同颜色进行区分别,实时显示构件的状态,方便管理人员进行跟踪定位。
a.生产进度的管理
装配式建筑使用构件的生产工艺流程主要有现场配置混凝土、安装模板、布置钢筋网、预留预埋件位置、混凝土浇筑等,各个建设方应该熟悉装配式构件的生产流程,及时掌握生产进度。生产管理人员可通设备扫描RFID标签,将构件的信息传递至平台,方便施工方及时查阅构件信息。
装配式建筑在施工建设前期,施工方应将吊装计划通过BIM技术平台传递给现场技术人员,尽量避免出现施工现场构件堆积的现象。现场构件的数量应该略多于生产速度。各个构件在进行生产之前,应该提前使用BIM技术进行生产模拟。
b.运输进度管理
在进行构件运输时,构件出厂前,现场管理人员应该及时对RFID标签进行扫描读写,及时识别装配式构件,并将信息传递给第三方。在信息传输过程中,运输人员要及时输入运输线路、车辆信息以及驾驶人员信息,并将各类信息录到管理平台中。车辆运输过程中的信息,可采用GPS进行定位跟踪。
c.施工进度管理
装配式建筑建设期间,管理人员应该及时记录各个构件的装配时间、出库时间以及完成时间、配合时间等,将构件的状态信息及责任人录入平台。
技术人员可使用Navisworks软件对进度计划进行管理,筛查潜在问题。
2)质量管理
利用BIM技术模拟复杂的生产过程、装配方法以及装配线路,有利于现场施工人员及时了解施工难点,发现潜在的问题并进行处理。同时,可视化的模拟也能方便技术人员理解。
传统的建筑施工模型中,施工现场发现的问题要完全得到解决,存在时间的差异,原因是各类问题的信息需要逐级上报,最终才能得到解决。将BIM技术应用于装配式建筑中,能够随时了解各个构件的使用情况以及质量情况,掌握安全信息,及时采取措施规避影响质量的因素,有利于对装配式建筑现场施工进行管理。
焦健 宁夏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仅供学习交流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BIM技术是未来的趋势,学习、了解掌握更多BIM前言技术是大势所趋,欢迎更多BIMer加入BIM中文网大家庭(http://www.wanbim.com),一起共同探讨学习BIM技术,了解BIM应用!
相关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