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在成本控制中的6大优势,你知道吗?
我国建筑施工行业有上下游产业链长、建设参与方多、生产流动性高、建设周期长、不确定因素多等特点。在建设工程项目中引入BIM技术可以有效地控制工程项目的成本、保证项目的质量、加快施工进度,有助于建筑行业的科技创新和生产力水平的提升。作为一个数据资源共享平台,BIM实现了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的信息共享,对工程的成本、进度、质量、安全等方面进行分析、监测和模拟,实现高精度、高质量、高效率的建设工程项目成本控制。
建筑工程项目运转的重点是靠多方协调配合,其中无论是建设方、设计方、监理方、施工方还是咨询勘察单位都需要在项目建设的全过程进行沟通,确保各类信息的时效性。设计变更是在施工过程中时常发生的现象,在设计过程中各专业图纸是分开绘制的,而将各专业设计集合起来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有时会出现专业之间的碰撞问题。例如,管线在布置的时候穿过了结构梁等设计失误,若在施工前没有及时发现此类问题会对施工方造成很大损失。BIM系列软件可以很好地解决这样的弊端,利用软件对各专业模型进行碰撞模拟,使得图纸中不容易发现的设计漏洞直观地展现出来,将碰撞之处汇总形成碰撞检查报告,施工单位可以就碰撞检查报告修改或重新制定施工方案并及时提出设计变更,不但可以提高施工质量,保证
施工进度,还大量减少了返工和经济损失。
根据现在的实际情况,建设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产生的数据信息通常都是通过纸质版进行传递储存和管理,各个数据之间的关联性不强,管理起来存在大量的阻碍和困难。BIM资源共享平台将建设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现场记录、设计变更、签证等资料进行整理、分类、储存,将数目众多繁琐的数据变得井然有序。若有设计变更或者签证情况出现,可以通过BIM集成化平台对数据库进行修改更新,保证各类数据的时效性,避免了由于结算而引发的争议,使结算过程简单快速,大幅度提升成本管理的效率。
BIM的可视化功能对建筑行业产生了很多积极的影响,将复杂的施工问题简单化。传统的二维图纸很难将设计者的意图完美地诠释出来,多数情况下都依靠想象。结构简单的构造依靠想象没有太大的困难,但碰到设计复杂多样、形式各异的构造,靠想象未必能够完整的理解设计意图,其配备的建筑效果图也缺乏构件的特殊属性和特征。利用BIM的可视化功能将平面图纸转化成三维模型,使得复杂节点变得形象直观,在建设项目的全过程发挥重要作用。
除了对各个专业的构件进行碰撞检查及时发现设计失误,BIM系列软件还可以对建设施工项目的全过程进行模拟。在前期BIM系列软件可以模拟施工场地,提前发现场地布置不合理的地方并改正。在施工过程中BIM的模拟功能可方便项目参与者形象地了解施工情况,对于一些在施工交底时难以理解的复杂方案也可以更形象直观的模拟出来,方便施工人员理解。根据模拟方案还可以随着项目的推进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修改完善施工方案,确定每个时间段所需要的资源量,更合理的分配资源,避免分配不当造成的资源浪费或短缺。将3D模型赋予时间信息,随时跟进项目进度,将计划时间和实际发生时间对比,实时监控项目进展情况,发现可能延迟完成的任务,确保项目按时顺利完工。
目前,项目预算人员计算工程量的方法还是依据设计单位提供的平面设计图纸在算量软件中建模,提取工程量,这种方式相较于以往的手工算量,效率和准确性都大幅度提升。但是,如果在设计阶段就引入BIM技术,要求设计单位从一开始就运用BIM绘图软件来设计图纸,配置好各类构件的计算规则并设置空间位置信息,后期在预算人员算量时就不用二次建模,直接将设计单位建立的设计模型导入算量软件中,一键提取工程量。这种一次建模的方法缩短了各个部门的工作时间,也提高了工作效率,解决了信息孤岛问题,提高算量准确性。
建立BIM5D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可快速统计每个时间段、每个区域、每个构件所需要的资源量,根据需求量合理的分配资源,减少浪费,有效提高各工序间的协调配合程度。对施工成本实时监控,出具详细的成本分析报告,使得相关人员提前发现成本偏差,分析出现偏差的原因,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保证项目利润。
BIM技术的出现使得建筑领域产生了一次巨大革命,建立信息模型不仅将平面的建筑图转化成三维模型,而且使得建筑信息化程度加剧。现阶段,BIM技术在全球飞速发展,被普及到各个行业。国内BIM技术运用时间比较晚,要想尽快与国际工程发展进程相适应,发展BIM技术在合同管理方面的应用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BIM技术慢慢替代了传统的合同管理的方法,为建筑领域创造了更多的可能,使得在项目中的管理工作更加高效准确,这更有对于合同信息管理体系的建立,可以更好地提高合同管理的水平。
BIM技术是未来的趋势,学习、了解掌握更多BIM前言技术是大势所趋,欢迎更多BIMer加入BIM中文网大家庭(http://www.wanbim.com),一起共同探讨学习BIM技术,了解BIM应用!
相关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