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返回顶部
当前位置: 首页> BIM资讯> BIM技术

BIM技术下的装配式建造与传统工业化建造方式的异同

发布:中文网小编4号 浏览:1466人 分享
发布于:2022-01-09 18:40

建筑工业化目前走过了两个阶段的发展。第一个阶段有三个方面的特点:构件标准化、模式化;施工机械化;现场的装配化、分工细化、程序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推动,建筑工业化进入第二阶段,这一阶段的特征是在互联网络环境下、云端采用大数据架构实现智能决策应用、并支撑前端的可视化和模拟性,这将给建筑工业化提供高效的、丰富的、以往解决不了的解决方案。在第一阶段中出现的问题,如建筑构件独特性和工业生产的标准化的矛盾,建筑设计和构件制造脱离的矛盾,建筑设计和施工脱离的矛盾等相关问题,都可以在建筑工业化的第二阶段有效地解决。

摄图网_500323300_wx_上海都市全景风光建筑摄影(非企业商用).jpg

建筑工业化第二阶段的主要特征之一是用信息技术去推动工业化,从设计、预算、建造以及运维各个阶段都能大幅度提高效益。它有以下几个特点:

(1)在设计环节构建体系,实现构件化设计,社会化制造和采购,利用互联网技术,跟以往工业化概念有所不同。

(2)工业化与个性化的结合:大规模生产与个性化的定制结合,实现快速大规模的定制。这是信息时代出现的特点。

(3)在建筑设计建造中运用大量专业的先进技术,从而通过技术集成来解决传统工业化中常见的难题。建筑工业化发展的第二阶段必须依托于大数据信息化平台的支撑,目前类似系统在市场上还较少。

(4)更科学的规划模式。由于目前愈发多元化的建筑材料的选择和应用,使得工厂在规划过程中缺少科学性的指导。而运用BIM技术则可以在选购材料前,提前对产品种类进行分类、选择和定位,然后通过对市场需求情况的分析,来制定总体规划,随后再分为诸多中短期计划分步施行。通过这种方式,使建筑整体性更强,也更加规范,并且在过程中减少了不必要的成本,不仅使得规划更加科学,也使建造过程更加经济。

(5)改善工作环境。因为BIM技术的介入,自动化在建筑程序中占据更大的比重,并且将一些传统的材料加工过程从工地挪到了工厂车间,这样不仅使工作效率得到了提升,也工作环境得到了改善,使得方便了管理者的管理过程,更进一步确保了质量的稳定性。

(6)提高工作效率。BIM技术运用到预制装配建筑中,能够轻松地同时调配控制多个流程的进度,特别是针对于大型集团企业,在同时开发多个项目时,管理方能够实时掌控多个项目的进展,最短时间内对现场做出正确的决策和指挥,更便于全方位地进行质量控制和安全监管。

(7)生产过程的可模拟性:BIM模型可快速推算出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以及整个项目的施工使用过程,建筑工业化生产的每阶段成果和具体细节的施工效果都可以提前预览,例如构件的搭接效果在生产前就可以被模拟预览。

(8)施工装配的高效性:快速、安全、低能耗是建筑工业化的施工方式的三个主要特点,BIM模型的装配模拟强化了装配施工中的过程管理,优化了施工步骤,极大程度上减少了返工与变更的情况,从而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

(9)规范设计的精确性:由于建筑工业化设计运用了大量的模块化构件,因而会得到大量标准、规范且重复的数据。若将这些数据导入BIM模型,经过三维设计和过程模拟,BIM模型便可提前将设计中的错误通过空间数据反映出来,有利于规范化工业化建筑的设计。

(10)建设成本的可控性:在BIM技术控制下的的建筑工业化生产,能够将施工过程透明化,各阶段所花费的各项费用信息一览无遗,使得成本的可控性大大提高。此外,计算机通过大量建筑过程中的数据来进行工程估价,不但得出结果快速、高效、精确,还使得人工计价方式花费的劳动成本大幅降低。

BIM技术是未来的趋势,学习、了解掌握更多BIM前言技术是大势所趋,欢迎更多BIMer加入BIM中文网大家庭(http://www.wanbim.com),一起共同探讨学习BIM技术,了解BIM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