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归纳BIM的特征?一文带你了解BIM的使用场景!
BIM的特征可以归纳为三点,一是建立按信息深度进行分层的BIM数据库;二是BIM在建筑全生命周期中的运用;三是BIM信息多维度的表达方式。BIM的特征是基于BIM的本质表现出来的形式,根据美国国家BIM标准对其描述为:建筑信息模型是对建筑物理和功能性质的数字性表现;它能提供一个共享的信息平台成为建筑全生命周期中决策的可靠保证;各方能够通过插入、提取、更新来履行各自的工作,并实现相互之间的协同。
1)BIM数据库包含所创建建筑模型的详细建筑信息,建立数据库能够有效统计现有的建筑信息,在需要查询或者修改的时候方便使用者调用。笔者以模块化系统为基础,同时根据BIM的LOD(Level of Details)等级划分标准将BIM数据库分为五个层级:第一层级相当于建筑项目的概念设计,主要是确定模块化单元的建筑体量,体积,面积等整体信息;第二层级相当于是方案设计或者初步设计阶段,主要是确定模块单元空间特征、平面布局、三维尺寸关系等信息;第三层级相当于是建筑的施工图阶段,这一层级的数据已经能够对模块单元的成本,构件的细部设计进行很好的控制;第四层级的数据可以作为模块单元安装已经加工
的详细信息库来使用,此阶段包含制造商,业主等提供的生产及安装信息;第五层级是表现装配式建筑模块化设计完成之后的数据信息,包括项目的运营及维护信息等等。
2)全生命周期是针对于一个建设工程项目而言的,它包括建设阶段(策划、设计、施工),以及运营阶段(使用、管理、改造)和最后的拆除。虽然这些阶段是一直存在的,但是一开始就将所有过程联系起来却需要各方的通力合作与沟通。目前来说,建设各方对于工程项目的责任与义务是相互独立的,所做的决策往往是基于该阶段的工作内容,比如建设阶段由于施工与设计交流不够充分,往往会导致最终的建筑与想法有所偏差。全生命周期的思想则是希望通过信息化的手段去促进相互间的交流。通过BIM的智能化模型实现各方信息共享,这种进程的直接反映则是碰撞检查和反馈、模型维护和更新,数据信息高效上传等等。这一系列的处理都是为了将信息流快速传递到各相关方,将建筑以数据化的方式存储和使用。
3)BIM信息多维度表达方式指的是BIM传递信息的形式,BIM的信息最终还是要为人所用,因此需要计算机提供数据丰富的多维度视图。根据建筑信息表现的的完整度、准确度将信息维度分为三层,一维和二维的信息视图中,包含建筑大量尺寸信息,在三维的视图中,可以包含建筑的材质信息以及体量信息,同时还可以增加光环境等更加真实的建筑外观信息,当到更多维度的视图中,我们可以将时间、成本等更多信息进行处理分析。BIM的信息传达还可以借助VR等虚拟现实技术实现对建筑的真实再现。
从BIM技术的三个特征来看正好可以对应着装配式建筑模块化设计的三个问题,即设计思维上要求专业间的协同设计、模块单元标准化设计、模块单元空间及功能的适应问题。
BIM技术是未来的趋势,学习、了解掌握更多BIM前言技术是大势所趋,欢迎更多BIMer加入BIM中文网大家庭(http://www.wanbim.com),一起共同探讨学习BIM技术,了解BIM应用!
相关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