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如何参与全过程造价管理?BIM在施工阶段造价管理中的应用
在本阶段,造价控制的目标值就是不超过计划投资。因此,在施工阶段,要实时将实际造价与计划投资进行对比,来采取有效控制。

所谓5D控制,指的原有的3D模型再加上时间与费用,该模型是对建设项目所有信息的集成。该模型的应用,使在施工前就获取施工成本成为了可能,并能随时对成本与进度进行修改与控制。
BIM5D模型的应用使工程师能够制定更加合理的资金与进度计划,并对配套资源进行合理调动。其操作方就就是首先运用BIM建立三维模型,然后输入时间信息,再通过其自动化算量来得到实体工程量,这为工程师细分数据模型提供了可能,同时也能方便工程师细分分部工程所需工期。同时,利用BIM模型的模拟和自动优化功能,实现多项目方案的实时模拟,并进行对比、分析、选择和进一步优化,例如通过对多方案的反复比选,优化施工计划,合理利用资金,提高资金的周转率和使用效率。因此,从项目整体上看,通过BIM提高项目策划的准确性和可行性,进而提升了项目的管理水平。
由于材料费在整个工程造价中超过了百分之七十,因此对材料费的控制在整个成本控制中至关重要。
材料消耗量是指在施工过程中用于工程实体中的材料消耗量总量。传统算量受技术限制,无法再施工管理过程中完成对材料消耗量的分析。基于BIM的5D施工管理软件将工程信息资料集成,形成了一个包含进度、材料、设备及成本等多维信息的模型。在当前技术条件下,BIM的粒度已经能达到构件级水平,其精确的控制能力能实现有效管控。
随着BIM技术的不断发展,可以通过大量调用BIM数据库中同类项目的历史数据,并结合BIM5D软件的多位模拟施工计算来输出并汇总任一细部工作的消耗量,真正达到限额领料。

由于工程项目的复杂化和大型化,施工现场常常会发生变更,这必然会引起成本的增加和进度的延后,更有甚者,由于变更管理不善而引起连锁反应,导致,工期进度严重滞后。BIM技术的应用能够让参见各方和设计单位多次进行检查、协商和审核,从根本上减少设计变更的发生。当变更产生后,需要对受变更影响的工程量进行计算。
在传统工程造价管理模式下,作为业主和施工企业的博弈,工程签证和索赔时不可避免的内容这是造价管理中一项重要内容。但在实际工程管理中,签证、索赔的真实性、有效性、必要性的复核常常也是一项比较困难的事,人为干扰大。
为了有效的控制项目实施阶段的工程造价,必须对签证进行有效管理,提高现场签证质量是保证成本目标得以实现的必要之举。
在审核签证内容时,BIM5D软件能够实现虚拟三维模型与现场实际情况的对比分析,根据其差异进行纠偏,从而使签证审核更加直观。BIM的变更算量软件还能根据变更情况对模型进行直接调整,自动计算变更工程量来得到签证产生的工程量和费用。因此,在签证管理中运用BIM技术能够高质高效的处理变更签证,避免争议的产生。
多算对比通过对时间、空间、工序的三维对比来找出单维分析的遗漏。要实现三个维度的分析,需要对大量实物消耗量和造价数据进行拆分、汇总。若仅仅依靠人工计算会存在许多问题。
只有对BIM模型的各个构建统一编码然后赋予时间、空间和工序信息,才能快速、准确地进行多维度多算对比,由于BIM模型在建模之初就关联和绑定了不同维度信息,从而有效保证了成本控制的高效性及针对性。
BIM技术是未来的趋势,学习、了解掌握更多BIM前言技术是大势所趋,欢迎更多BIMer加入BIM中文网大家庭(http://www.wanbim.com),一起共同探讨学习BIM技术,了解BIM应用!
相关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