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有什么优势?BIM用于工程咨询信息管理领域的优势
BIM建筑工程领域已经有充分、广泛的应用基础,相较于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等技术工具,BIM在全过程工程咨询的信息管理领域有着其不可替代的地位。以下从技术与经济层面进行阐述。
在BIM技术应用推广方面,BIM被认为是建筑业继CAD之后的第二次技术革命,建筑行业已经有了30年左右的CAD普及经验,从纸质图纸到电子图纸的转变获取了全面的成功。同样,从平面模型到三维模型,操作难度进一步降低,BIM的全面普及已经成为可以预见的趋势。此外,工程领域大数据、云服务等新技术不断涌现,工程咨询业务对新技术的使用一直走在行业前面,BIM技术在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具有有先天的技术推广基础。
在BIM信息管理技术支撑方面,BIM信息交互与共享技术已经成熟。BIM相关软件的的模型通常能够转化为国际协同联盟标准建立的IFC数据格式实现信息和数据的无障碍沟通。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NIST)在2006年便开始基于IFC标准制定美国国家BIM标准(NBIMS),以明确描述BIM的实际内涵和价值意义等。IFC格式是公开的、中立的、基于对象的信息交换标准,国外许多发达国际已经基于IFC制定了BIM标准规范,广泛用于BIM不同软件之间以实现格式兼容。我国也于2017年7月1日正式实施了基于IFC标准的《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并在建筑信息模型分类和编码、设计交付、施工应用等方面制定了相关标准。IFC数据格式可以容纳几何、计算、数量、设施管理、造价等数据,也可以为建筑、电气、暖通、结构、地形等许多不同的专业保留数据。IFC格式的应用能够收集项目全生命周期产生的信息。基于此,BIM软件的集成使用和BIM信息集成管理平台的搭建成为可能。BIM技术的使用实现了工程的跨专业和跨阶段管理,基于BIM的信息管理在方式方法上简化、优化具体作业过程,在信息的采集、加工、共享、存储等管理方面也进行了流程上的优化。而全过程工程咨询模式本身便具备跨组织、跨阶段和流程再造的特点。因此,BIM技术在全过程工程咨询信息管理方面能够很好的匹配。
现阶段,由于BIM标准不通、利用低等问题导致了BIM上游模型难以在下游使用,出现重复建模、数据难以有效共享等问题,这是BIM模型价值无法完全体现的重要原因。清华大学BIM课题组负责人顾明教授研究数据表示,设计企业或施工企业的BIM应用率如果超过30%,投资回报率便一定是正的。从价值管理理论来看BIM功能价值与其投入成本之间的关系,当以最低的成本满足BIM功能需求或者在固定成本基础上达到BIM功能最有效利用,便能够实现价值最大化。当前,BIM应用面临分阶段重复建模等问题,导致其应用的人力、时间、费用成本较高,而在信息传递与可持续使用方面价值偏低。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能够贯通项目全生命周期,以全咨单位为中心的服务方式避免重复建模等问题,降低BIM应用成本,提高应用价值,更有利于实现BIM模型价值的最大化。
BIM技术是未来的趋势,学习、了解掌握更多BIM前言技术是大势所趋,欢迎更多BIMer加入BIM中文网大家庭(http://www.wanbim.com),一起共同探讨学习BIM技术,了解BIM应用!
相关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