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返回顶部
当前位置: 首页> BIM资讯> BIM技术

BIM的兴起,对建筑遗产领域有何影响?

发布:中文网小编4号 浏览:997人 分享
发布于:2021-12-13 17:14

从信息应用的本质角度来说,BIM技术的结果是把需要人为解读的信息录入成能被计算机自动处理与识别的信息。最初的纸质资料信息,受限于时代,完全靠主观人为识别进行信息处理,虽然已经花费了老一辈研究者巨大的心血,但在信息的传递的过程中都有存在偏差与错误的可能。之后出现的以CAD为代表的平台,虽然在信息储存等方面得到大幅提升,但实质仍然是人为信息输入,其信息输入方式与规则由人为完成,计算机仍是作为信息的存储工具,人工绘图模式下仍然没能避免出错的可能。在此信息管理平台下,信息的具体形式如平、立、剖图,在信息跨平台甚至本平台共享、传导、转化、更替、解读过程中易出现“信息孤岛”现象。

摄图网_501632071_wx_航拍全景广州中轴CDB地标建筑物(非企业商用).jpg

如今,将BIM技术的普遍优势应用到建筑遗产领域中,使用成组结构化的构件信息代替点线面作为基础元素,将构件对应的信息与其对接,挖掘隐含在现代建筑遗产背后的历史信息,例如结构类型、建筑材料、建造年代等。BIM技术是以分级化信息为基础的软件建模系统,这类信息能通过电脑直接识别,提高信息处理层面的工作效率,并且大大减少人工操作产生的错误。此外,由于BIM平台的实时更新能力,实现数据与实际状况的及时对接。目前BIM应用较多的领域是属于正向逻辑工程的建筑设计项目,在建筑遗产领域BIM技术的应用情况更多属于追溯式逆向工程,在实践中与其他领域存在许多不同之处。例如在正向工程的建模阶段,BIM技术是用于辅助设计者主观想法的呈现落实,是进行三维推敲与分析的工具,为方案阶段后续程序的开展提供数据与图纸支持;而对应逆向工程,BIM技术是对已经存在的实体的客观复原及重现,是进行建筑信息收集、三维呈现、检测修复的平台,为其信息展示与深层次研究提供支持。因而在各自方向上的发展对彼此都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作者:方东亚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

仅供学习交流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BIM技术是未来的趋势,学习、了解掌握更多BIM前言技术是大势所趋,欢迎更多BIMer加入BIM中文网大家庭(http://www.wanbim.com),一起共同探讨学习BIM技术,了解BIM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