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正向设计怎么做?结构专业的BIM正向设计流程
沈阳宝马涂装车间初步设计由德国海茵建筑设计公司完成,我公司做施工图设计。涂装车间是整车厂四大车间之一,生产工艺复杂,楼、屋面的荷载十分复杂。
车间为三层钢结构厂房,建筑面积9.8万平米,建筑高度23.9m。车间柱为箱型钢柱,楼面及屋面均为主、次桁架结构。楼板采用以压型钢板作为底模的钢-混凝土非组合楼板,屋面采用轻钢屋面。本车间受建筑总高度的限制,桁架仅能做到1.5m高。车间内公用管线多,管线仅允许布置在桁架高度范围内,桁架以外高度均为工艺使用空间。公用管线多、布置复杂,横向穿主桁架、纵向穿次桁架,桁架高度小,大大增加了管线与桁架碰撞的可能性。另外,由于工艺设备布置复杂、荷载分布很不均与、桁架跨度差异较大,桁架种类很多,归并计算后仍有150余种桁架,极大的增加了桁架计算、建模、标注的工作量。
BIM正向设计最大的特点是用三维模型出图。结构专业的设计流程是:初步判断构件截面→提主结构BIM模型资料→根据详细资料进行结构计算→完善BIM三维模型→转化二维图→二维图标注、绘制节点详图→校对、审核→出图。
结构柱、梁是整个车间的骨架,需要结构专业在设计开始阶段提供主结构的三维模型,以供建筑、公用专业作为“底图”进而开展设计。主结构提资的三维模型中应包括基础、基础梁、柱、桁架、楼板、围护结构及支撑等主要受力构件。设计开始阶段工艺、公用资料不齐全,尤其是工艺、公用荷载不全、不准确,不具备结构详细计算的条件,因此只能根据经验初步判断构件截面尺寸,以用于初步提资料。
本项目结构计算软件是PKPM,桁架使用STS进行二维计算。整个设计阶段一直伴随着调整结构桁架计算和修改三维模型,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1)工艺资料不断变更;2)公用管线与结构干涉,且管线自身无法解决碰撞问题,必须改结构;3)结构专业自身的校审修改。
结构计算、Revit建模完成后,需要根据三维模型不同角度视图导出构件的二维平面图,包括基础平面图、柱平面图、桁架平面图等,以及桁架详图。然后在转化来的二维图上进行截面、定位尺寸及必要说明等的标注,以达到施工图深度。结构图纸部分内容是无法用三维出图。例如结构设计总说明、钢结构节点详图只能用CAD进行二维设计。
BIM正向设计结构专业需要进行以下三阶段校对。一、结构计算阶段校对,校对计算模型、荷载、计算参数、计算结果等;二、BIM模型校对,三维模型是否正确,有无缺漏构件的情况;三、二维图纸校对,对二维图纸进行全面校对。
文:韩丹 杨明昕 中国汽车工业工程有限公司
仅供学习交流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BIM技术是未来的趋势,学习、了解掌握更多BIM前言技术是大势所趋,欢迎更多BIMer加入BIM中文网大家庭(http://www.wanbim.com),一起共同探讨学习BIM技术,了解BIM应用!
相关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