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究竟是一门怎样的技术?BIM技术的原理分析
BIM技术虽然是一种分析与建立的模型,但同时也是一门技术,通过对BIM技术的了解,我们可以看到,BIM归根到底是一种把图纸信息与系统信息乃至参与人的思维进行数据整合,最终把整合信息呈献给企业的技术。
通过理论研究发现,通过使用BIM技术,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建筑施工企业的投入,提高企业的时间、成本、人员的利用率。BIM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建立建筑模型,将项目工程的信息与信息管理中上传的数据进行融合,渗透进模型中,最终呈现出一个精准、系统、清晰地三维立体建筑模型,因为BIM技术的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与优化性的特点,使得信息处理更简单,各方参与者的协调性能更完备。通过这种建筑模型,可以提高企业项目管理效率。
在BIM技术运行过程中,数据处理过程尤为重要,这就需要一个信息处理完备的数据库,也就是基于IFC标准的数据库处理系统。IFC标准是国际协同联盟制定的,因为信息的处理是一个网络庞大的过程,信息的输入与输出必须有一个标准,否则在当今世界网络流巨大的情况下,极有可能出现信息接收障碍或者信息传递失误,这是一个标准化的通用语言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样,即使是不同软件公司,只要使用的是标准化的信息输入,就能实现跨公司、跨领域的信息共享与传递,而且系统的维护与升级也会比较方便。所以制定一个IFC标准解决了信息的交流与互通,开创了数据库的新时代。BIM技术的另一个原理在于建立信息模型。建筑施工行业的信息模型是建筑信息模型,是通过图纸上呈现的模型信息,将实体3D模型呈现出来的一种模型,这种真实的信息模型不仅包含标准几何图形信息,还包括一些奇异图形,比如客户要求的大空间的边角设计、工程的造价、工期安排、构建的标号、楼层设计等等工程需要。BIM技术会通过计算机程序将这些所有的信息整合在模型之中,建立一套完备的信息数据库。虽然现在国内的很多建筑施工企业还不能做到对BIM技术的灵活应用,但是BIM技术的工作原理就是要求在计划、设计、施工与运营各个阶段连续应用,也就是说BIM技术是一个工程项目的整个寿命周期中一直存在的,信息模型也同样服务于以上几个阶段,而且是始终服务于这些阶段。最后,工具模型也是BIM技术发展必不可少的原理之一,“分布式”是目前BIM技术最常用到的一种形式,这种形式可以将建筑模型创作阶段与实施阶段结合起来,既能实现设计创造的功能,又能实现最终实施阶段理想状态,目前有以下几种工具模型,主要根据参与者的不同要求进行模型工具的选择。
(1)设计模型设备构件、几何布置、管道设计等;
(2)建造模型模拟施工建造流程等;
(3)施工模型建筑设计的具体实施方案;
(4)运营模型模拟建筑实体完工后的工作。
以上这些都是基于3D模型基础上的,完全摆脱了图纸设计的时代,避免了碰撞设计产生。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分析工具,也是推动BIM技术有效实施的保障,比如:设计检测、成本测算与控制、进度控制与安排、安全防护等等,总之,可使用的工具模型越多,开发的软件种类越齐全,BIM技术的有效性就会越强,更能够便捷的提高企业管理效率。
文:李中旺 仅供学习交流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BIM技术是未来的趋势,学习、了解掌握更多BIM前言技术是大势所趋,欢迎更多BIMer加入BIM中文网大家庭(http://www.wanbim.com),一起共同探讨学习BIM技术,了解BIM应用!
相关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