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返回顶部
当前位置: 首页> BIM资讯> BIM技术

BIM如何用于实际工程?安徽BIM案例学习(下)

发布:中文网小编4号 浏览:1332人 分享
发布于:2021-10-12 16:47

土建施工BIM应用

(1)施工总平面布置

本项目为圆弧形等不规则的结构工程,传统依靠CAD二维图对现场的道路、临建、塔吊等布置的方法不仅效率低且由于受到场地大小及主体异形等影响,往往造成场地布置不能满足现场实际施工的需要。因此结合BIM技术,对现场的道路、临建、塔吊等构件进行了合理的布置,通过模拟提前将现场布置的问题反应出来并进行调整,从而实现施工场地优化布置的目的,见图5施工总平面图。

image.png 

图5 施工总平面图

(2)体育馆混凝土工程模型算量

项目使用广联达软件进行土建、钢结构、机电等专业的工程量计算工作。自动生成各类工程量汇总表,改变了传统手算工作量大、错误率高、工程量汇总统计繁琐等难题,大大减轻了工程量复核难的问题。经过Revit和Glodon两款软件相互校验,土建工程量计算偏差在3%以内,为项目材料备量提供了准确依据,同时提高了土建算量的效率和准确性。

机电施工BIM应用

(1)管线碰撞检查

通过将BIM技术应用到管线综合排布中,能够将传统的二维图纸转变为形象的三维模型,工程技术人员能够直观的了解到管线布置的具体位置,更好的减少管线布置错误的发生。利用BIM软件预先发现机电专业管道关键碰撞63处,依据管线避让原则,优化设计,间接缩短工期约35天,节省经济成本60万元。

(2)指导管线洞口预留预埋

在MagiCAD软件中将机电与土建模型整合,自动生成孔洞。在砌筑前进行预留洞口标注,机电制作穿墙套管,土建预制过梁,施工时实现机电穿墙洞口一次预留,避免后期开洞所造成的劳动力浪费和质量隐患,间接缩短工期约21天,节省经济成本19万元。

(3)综合支吊架设计

预先排布机电管线,设计综合支吊架,在走廊和泵房等区域有效解决了有限空间内支架排布混乱问题,不仅仅提高了空间利用率,更是能够大大加快施工的进度,缩短了15天的工期。

幕墙及装饰施工BIM应用

(1)全民健身馆幕墙分格

将全民健身馆铝板幕墙和玻璃幕墙三维分格,辅助幕墙深化设计出图工作,并指导工厂加工和现场定位安装。

(2)屋面维护系统板材优化

通常根据版型将屋面分为弧板区、直板区、扇板区,通过BIM软件对异形双曲面金属屋面进行精确三维放样,再对放样的板块进行一一编号,有效的解决了各类异形板的裁剪、安装难题,保证了建筑效果美观。经过优化,缩短工期20天,节约材料费用约37万元,减少后期屋面维护成本。

BIM的应用成果

本工程中BIM技术在深化设计、方案优化、技术交底和异形屋面放样加工等方面的应用,极大地提升了工程中社会、经济、技术、管理、人才培养等五个方面的效益和创新:

(1)社会效益:通过本工程的BIM技术智能化、数字化管理工地技术,将凤阳体育中心项目建设成为现代化安全文明标准工地,并成功举办了BIM应用会展,得到了凤阳县县委县政府及参展人员的极大认可。

(2)经济效益:本工程将BIM技术应用于深化设计、制造加工、施工管理等方面,与传统工程管理过程相比,整个工程中材料料损降低1.8%、产生废料降低2%,同时相贯线切割效率提高2倍以上,钢构件管理准确率提高70%,工作效率提高50%。截止到2018年8月份共节约施工成本182万元,缩短工期约94天,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时间价值。

(3)技术创新:在钢结构提升方案优化和双曲面异形屋面放样加工等方面引入BIM技术解决了传统二维方式难以解决的问题;对3D打印技术、无人机倾斜摄影和虚拟现实技术进行了探索性应用,有效提升了建筑品质。

(4)管理创新:企业研发的二维码物料管理系统,真正意义上解决了钢构件材料加工、入库、出库、运输、收货、验收全过程管理混乱问题,也为合理安排施工进场人员、机械提供了有效保障,为物料管理、人员管理、机械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

(5)人才培养:开阔企业人才技术能力范围,传授先进技术知识,形成完备的BIM技术企业应用规范,坚持BIM技术应用培训,累计培训员工100余人,为企业和社会BIM技术实际应用人员提供了优质的学习机会和广阔的学习平台。

文:黄峰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BIM技术是未来的趋势,学习、了解掌握更多BIM前言技术是大势所趋,欢迎更多BIMer加入BIM中文网大家庭(http://www.wanbim.com),一起共同探讨学习BIM技术,了解BIM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