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返回顶部
当前位置: 首页> BIM资讯> BIM技术

如何解读BIM?BIM模型都有哪些特点?

发布:中文网小编4号 浏览:1368人 分享
发布于:2021-09-27 16:09

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作为近年来迅速普及的行业术语,许多软件厂商及专业人员都从自己的角度对BIM进行了扩展与解读。美国国家BIM标准委员会(NBIMS)对BIM的定义为,BIM是一个同时整合了项目的物理和功能特性的数字模型,它能够为项目提供信息共享的知识资源,从而为项目从概念设计阶段到运行维护的全寿命周期进行的各项决策提供可信基础。实现BIM应用最基本的前提是合作,项目参与方在BIM实施过程中对模型信息进行输入、提取、更新或修改,达到项目全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信息共享。总而言之,BIM是基于交互式开放标准建立的一种数字化共享模型。

摄图网_401915103_wx_建筑施工模型(非企业商用).jpg

从20世纪70年代Eastman教授首次提出建筑信息模型的理念至今,对于BIM的研究经历了从萌芽、产生到发展三个阶段,国内外许多著名的工程设计软件开发公司也越来越多的推出各自的建筑信息模型以及模型应用软件。尽管其中有些对BIM的叫法不一样,总体来讲,所有这些模型都有以下两个特点:

①包含在建工程的相关信息,包括物理和功能的特征以及相关项目生命周期的信息,涉及到了项目建造全过程中每一方面的工程信息,而不仅是局限于几何和三维空间的建筑模型。

②建设项目可计算/可操作模式。强调了信息数字化的要求,也是不同于以前的信息技术关键和根本之处,会使得建设领域彻底走向信息化发展。

有人说,2011年是中国BIM元年,我国发布了《五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那么2016年则是我国BIM迈入标准化应用的一年。北京、上海、成都、广州等多个城市发布了BIM设计规定,2016年12月,我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了第1380号公告《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指出要通过P-BIM将BIM融入我国建筑本土化发展,根据不同专业划分任务单元,建立全生命周期BIM应用体系。

建筑信息模型是建筑、工程、营运(AEC)领域最有前瞻性的发展之一。BIM的核心是I——信息,通过BIM技术,可以建造一个或多个精确的建筑物虚拟模型,模型中包含从设计、施工建造到后期运营维护过程的所有信息,为各个项目参与方构建一个信息分析、交互、管理的平台。可以说,BIM改变了传统的项目建设团队间的关系和建设方式与流程。


文:蒋智靑 仅供学习交流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BIM技术是未来的趋势,学习、了解掌握更多BIM前言技术是大势所趋,欢迎更多BIMer加入BIM中文网大家庭(http://www.wanbim.com),一起共同探讨学习BIM技术,了解BIM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