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返回顶部
当前位置: 首页> BIM资讯> BIM技术

校企合作技工院校BIM专业人才培养探究

发布:中文网小编2号 浏览:999人 分享
发布于:2021-06-02 09:59

1 国内装配式建筑发展现状

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的关于《“十三五”装配式建筑行动方案》中指出:到2020年,全国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15%以上;“十四五”规划目前各省市最新发布的“装配式建筑指导意见”中,也对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佛山市2025年全市新建装配式建筑比例将达到35%以上,济南市到2022年,新建建筑中装配式建筑占比不低于50%。种种迹象表明,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在我国建筑业领域越来越重要。而BIM技术和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作为装配式建筑主要专业技术,对于装配式建筑产业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衍生出大量的装配式建筑工厂化生产企业,在工厂里面就将装配式建筑所需的预制构件制作好,然后再运送到工地进行标准化组装,这种模式正在被运用到越来越多的现代建筑施工中。

2 人才需求情况

装配式建筑这种模式,相对于传统建筑来说,由于其工厂化流水线生产装配构件,高效的生产和施工效率,对传统劳动力的依赖程度在不断降低,而对综合素质较强,专业能力较高的装配式建筑技术人才需求则越来越大,但目前市场装配式建筑相关从业人员非常紧缺。根据就业岗位分析,装配式建筑产业链中需求量较大的就业岗位为: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员、装配式建筑施工员、装配式安装技术工人(大类)、装配式建筑产业技术工人(大类)等。就业的企业主要有:BIM技术企业、装配式建筑构件生产企业、装配式建筑施工企业、传统建筑施工企业等。

156_15.png

3 目前主流校企合作模式及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校企合作的研究和探索,目前主流的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3.1 产教融合模式

由学校和企业共同成立校办工厂,双方各出师资、场地、设备等,教学实践和工厂经营相结合。该模式既达到了教学的目的,又能为企业带来一定的回报。但是该模式的实施既要处理好教学的任务,又要解决工厂经营的问题,甚至有时还会涉及股权的问题,实施起来有一定难度。

3.2 订单式模式

指企业根据自身的人才需求及规格向学校下达人才培养订单,学校接单后,在企业的主导和协作下按订单进行人才培养,所培养的人才经企业验收合格后即被企业录用。该模式不仅解决了企业的用工问题,还解决了学校的就业问题,但是该模式的实施需要合适且稳定的企业。目前大部分装配式建筑相关企业也都在发展的过程中,鲜有上规模的企业,对于订单班的稳定就业保障还是需要谨慎对待。

3.3 工学结合模式

这是一种将工作和学习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它有多种形式:例如有将一年分为三学期,工作与学习交替进行的;也有一个星期几天学习几天工作的;也有每天半天学习半天工作的,等等。实际上就是企业和学校进行交替教学工作。这种模式下培养的学生既能接受学校的理论教育,又能接受企业实践教育。但是,这种模式需要有一定规模、符合行业标准、专业化较强的的企业才可以实行,才能更好的教授学生系统性知识,而对于装配式建筑这个发展中的行业来说,符合条件的企业并不太多。

4 校企合作培养技工院校BIM装配式专业人才的策略

技工院校不同于一般职业院校,具有鲜明的办学特色,以注重培养技能型工匠为主,教学上一般采用理实一体化,且更加注重实践教学。而企业天然的实践教学优势,恰恰可以给技工院校的人才培养提供有力的支持。校企合作应该是解决技工院校BIM装配式专业人才培养相对有效的途径。结合上述分析,根据装配式建筑相关行业以及技工院校特点,选择正确的校企合作模式至关重要。

4.1 合理安排BIM装配式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校企合作的前提

BIM装配式专业的学生,应该是综合性人才,在掌握建筑基础知识后需再同时掌握BIM和装配式建筑施工两项技术,以应对行业未来的变化。而无论哪种合作模式,合理的安排BIM装配式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才能更好地进行校企合作。以工学结合模式为例,高级工班(三年制)的学生,可以采用以下思路进行安排:大一统一进行综合性基础理论知识教学活动,大二统一进行专业理论知识(BIM及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及校内实践教学活动,大三进行分专业方向,根据对不同的就业岗位的兴趣,选择对应的企业进行实习。

4.2 因材施教,打造符合技工院校特点的校企合作模式

技工院校的学生,基础知识较薄弱,学习主动性较低,采取以实习促学习的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加强主动性,同时下企业实践锻炼也是技工院校学生获得技能,提升技能的主要途径。我们根据技工院校的定位和学生的特点,推荐学生到适合技工院校学生发展的企业进行实习活动。

例如,对于善于进行BIM技术的学生可以推荐到BIM企业实习,对于善于进行施工技术的学生可以推荐到装配式建筑施工企业或者装配式建筑构件生产基地进行实习。还要注意的是,如果院校没有可供课程教学阶段的实践基地(比如没有BIM实践教学用的计算机房或者没有可以实训的装配式预制构件生产线),那么在寻求企业合作的时候,就需选择能提供课程实践基地的企业进行合作教学,理实结合。

4.3 因地制宜,打造符合当地产业发展的校企合作模式

校企合作离不开当地产业的发展。装配式建筑行业正处于发展阶段,参与的企业鱼龙混杂,真正符合校企合作要求的企业少之又少。所以要想搞好技工院校BIM装配式专业人才培养,就必须和当地的装配式建筑相关产业的发展现状相结合。例如一个县级的技工院校要开办该专业,但是该县并没有装配式建筑相关产业,则无法给学校学生的实习活动以及今后就业提供有效的保障,势必不利于专业的发展。所以专业的发展必须和当地的产业相结合,并因地制宜,制定出符合当地产业发展需求的校企合作模式。

4.4 政策扶持,打破合作壁垒,推动专业发展

BIM装配式专业的发展还离不开政策的导向。技工院校的人才培养导向主要是培养技能型工匠,传统建筑的砌筑工、抹灰工、手工木工都有人社部门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而目前和装配式建筑相关的职业工种都还未出台,并且相关企业对职业工种也还未实行持证上岗的要求。

为了利于BIM装配式专业在技工院校更好的发展,也为了企业用人能够规范用人,政府应该尽快出台装配式建筑产业相关职业资格证书(比如BIM企业所需的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员,装配式安装施工所需的装配安装工,以及装配式建筑构件生产所需的构件装配工、内装部品组装工、钢筋加工配送工、打胶工、灌浆工、预埋工等),同时政府还要出台相关制度,要求企业用工人员需持证上岗,并且要求技工院校BIM装配式专业毕业的学生需具有高级工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这样的举措既有利于行业的良性发展,又可以为技工院校人才的培养提供保障。在这样的基础上再去谈校企合作,对于企业和学校来说就是顺其自然的事情了。

4.5 改革创新,因势利导,校企协同发展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我们要积极寻找企业和学校各方的需求点和利益点,取长补短,利用各自的优势共同进行BIM装配式专业人才培养。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我们可以进行适当的创新,比如可以进行产教融合,给学生创造勤工俭学机会的同时,制定一定的职务晋升通道,对表现优异并有贡献的学生进行适当的学费减免,提高学生学习和实习的动力;也可以将企业和学校的制度进行融合创新,制定出统一的制度体系,为共同培养人才服务。

5 结论和应用

装配式建筑是建筑业未来发展的趋势,企业和学校都应该顺势而为,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而正所谓得人才者得天下,优秀的企业要想突出重围,必先拥有优秀的人才。校企合作的模式不仅有利于技工院校进行BIM装配式专业人才的培养,也可以为企业输送大量的人才。我们要抓住时代的机遇,深化校企合作模式,共建教学合作平台,培养复合型人才,实现互利共赢,共同促进行业发展。

    Revit中文网作为国内知名BIM软件培训交流平台,几十万Revit软件爱好者和你一起学习Revit,不仅仅为广大用户提供相关BIM软件下载与相关行业资讯,同时也有部分网络培训与在线培训,欢迎广大用户咨询。

    网校包含各类BIM课程320余套,各类学习资源270余种,是目前国内BIM类网校中课程最有深度、涵盖性最广、资源最为齐全的网校。网校课程包含Revit、Dynamo、Lumion、Navisworks、Civil 3D等几十种BIM相关软件的教学课程,专业涵盖土建、机电、装饰、市政、后期、开发等多个领域。

    需要更多BIM考试教程或BIM视频教程,可以咨询客服获得更多免费Revit教学视频

l  BIM培训网校课程目录

l  Revit零基础培训教程

l  BIM项目实战训练营

BIM技术是未来的趋势,学习、了解掌握更多BIM前言技术是大势所趋,欢迎更多BIMer加入BIM中文网大家庭(http://www.wanbim.com),一起共同探讨学习BIM技术,了解BIM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