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返回顶部
当前位置: 首页> BIM资讯> BIM技术

BIM怎么教学?高职BIM教学中存在哪些问题?

发布:中文网小编2号 浏览:1561人 分享
发布于:2020-12-08 11:35

BIM技术是在以CAD为基础的二维图形技术上发展起来的集成了各种信息的多维模型技术,具有特性信息的数字化承载和可视化表达等优势。BIM技术贯穿项目的全寿命周期,各参与方和各专业之间能够交换与共享信息、协同工作,实现项目全过程的精细管理,减少建设中的“错、漏、碰、缺”现象,促进建筑生产方式变革,提高建筑生产效率。

716_9.png

高职BIM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课程相对滞后

现有课程体系没有太多地吸纳进BIM课程,要么跳出現有课程体系,新设BIM专业,重建课程体系;要么受限于现有课程体系,导致开设的BIM课程课时不足,学习难以深入。

认知存在偏差

BIM技术在国内的应用还不成熟,不少人片面的认为BIM技术不过是将二维图纸变成了三维模型,教BIM就是教学生建模,而忽略了对BIM 技术本质和精髓的教育,对BIM技术认知存在偏差将影响BIM技术的推广应用。

缺乏师资和教学资源

学校作为培养BIM人才的摇篮,现阶段也陷入了缺乏师资和教学资源的尴尬境地。职业院校要求师资需要较丰富的实际经验,才能让教学更有针对性。建筑行业目前并没普遍采用BIM技术,从事BIM教学的教师多是通过各种培训获得BIM知识,只掌握了BIM软件的基本操作,并没有实际工程经验,能力欠缺,导致教学和实际脱节,影响教学的有效性。

高职院校BIM 教学改进的对策分析

将BIM 技术纳入课程体系

当前建筑行业迫切需要BIM人才,指明了高职院校土建专业人才培养的新目标。要培养合格的BIM人才,一种思路是摒弃现有课程体系,新设BIM专业或方向,架设新的适合BIM的课程体系,但这种思路动作太大,并不适用多数院校;另一种思路是对现有课程体系进行调整,将BIM纳入现有课程体系。在人才培养目标中,增加建设项目信息化素养及技能目标,在课程体系中增设BIM相关课程,将BIM技术融入专业课程教学,适当开设BIM实训,完善教材、教学内容和课程标准,这种思路适用大多数院校。

将BIM技术融入专业课

将BIM技术融入建筑识图、建筑设备和建筑施工等专业课程中,学生在学习的各个阶段都能接触并学习BIM知识,教师也可以借助BIM辅助专业教学,最理想的是能够建立多课程体系协同的BIM案例平台。这种方法能够突出BIM的全生命周期、多方协同的特点,但是要求各课程的任课教师都能够熟练掌握BIM技术,在目前BIM师资缺乏的情况下还是比较难以实现。但随着BIM技术的逐渐推广,多课程贯穿应用是比较适合现有教学体系的教学方法。

适当设置BIM实践环节

高职院校的学生,更强调熟练运用BIM的能力,适当设置BIM实践环节能够很好培养和锻炼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实践环节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设置,利用实际工程案例设计BIM实践任务,可以在专业课内进行侧重某方面的BIM实践,如在建筑识图课程中结合平面图纸和BIM模型,让学生认识二维图纸和三维模型之间的对应关系;也可以进行综合实训,如毕业设计,甚至可以多专业组成BIM团队,共同完成任务,进行多专业协同。

提高师资质量

现阶段BIM师资大多通过参加各类培训来获取BIM知识。由于培训时间有限,培训内容很难深入,导致BIM技术掌握不深,只能满足最基本的教学需求。要提高BIM师资水平,一方面可以与BIM软件企业展开合作,减少学校在BIM实验室建设、编写教材、人员培训和技能认证等方面的成本,培养锻炼师资,企业也能够推广软件,提高知名度;另一方面,可以和建筑企业合作,派遣师资到建筑企业参与实际项目,让教师在工程实践中磨炼,既丰富了经验,提高了水平,也为企业解决了难题。

BIM技术是未来的趋势,学习、了解掌握更多BIM前言技术是大势所趋,欢迎更多BIMer加入BIM中文网大家庭(http://www.wanbim.com),一起共同探讨学习BIM技术,了解BIM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