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返回顶部
当前位置: 首页> BIM资讯> BIM技术

工程规划设计阶段?BIM管理的要点介绍(下)

发布:中文网小编 浏览:1145人 分享
发布于:2020-09-29 14:51

3、设计规划质量低。

上面介绍的问题所导致的结果就是,项目规划不是很清楚设计,设计也不懂专业的规划,导致各种冲突经常发生。例如管线综合优化问题:传统方式:各个施工队伍各自单独施工,缺乏有效的沟通,或者没有沟通条件,等到发现管道碰撞时为时已晚,不得不返工;就算返工后解决的管道冲突,但是也可能会出现排布不合理、不利于后期检测维修的现象。例如,现场的管线和立柱发生冲突,通风口没有对准需要排风的工位,这些问题往往在安装时才会被发现,导致现场的临时调整和返工,增加费用也延误工期。BIM方式:在BIM建模软件中,各个管道的位置十分清楚,通过计算机三维排布,可以提前模拟管道的排布情况,排布好以后与现场的施工班组进行交底,避免了后期返工,而且可出具相关的剖面图和立面图,方便工人施工。

4、多方协作困难。

传统方式:人工通过相机对现场情况进行记录拍照,等到开会时统一展示,信息传递慢,效率低,不利于规范化管理。BIM方式:运用互联网和智能手持设备,随之将现场情况记录上传到数据库服务器中,数据库通过运算,将信息放到适当的位置,等到其他人有相似的问题时,可以登录数据可查看前人上传的数据。数据库功能的强大不仅在此,它还可以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61.jpg

5、进度无法直观展示。

传统方式:通过纸质或者专门的软件,把各个时间节点标注出来,数据单一不直观,无法和实际工作紧密联系,BIM方式:通过一个统一的软件,任务与进度关联,可直观显示工程进度,当显示为红色时,表示进度滞后;显示为绿色,则表示进度超前,可灵活对现场进行安排。

6、材料需求不方便确定。

传统方式:预算员建立好模型后,材料用量存储在个人办公计算机中,当资料员、材料员需要数据时要找预算员,预算员则需要自己再重新汇总一遍,浪费很多时间。现实环境中,同一分部工程一般先有设计方算量计价,给甲方招标作参考,乙方在施工过程中索要进度款需要重新算遍工程量,甲方的预算部分会算第三遍进行审核乙方所算工程量是否合理。通常情况下,甲方和乙方在计算工程量时采用的施工工艺不一样,则会导致工程量的差异,进而要求预算员进行第四次、第五次的核算,极大地增加算量工作。BIM方式:预算员建好模型,将所有的数据上传到系统中,资料员、材料员需要数据时,只需登录账号和密码便可随时查看相关数据,从而将预算员从繁杂的算量中解放出来,有更多的时间去研究合同中的相关条款,为项目获取更大收益。


BIM技术是未来的趋势,学习、了解掌握更多BIM前言技术是大势所趋,欢迎更多BIMer加入BIM中文网大家庭(http://www.wanbim.com),一起共同探讨学习BIM技术,了解BIM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