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返回顶部
当前位置: 首页> BIM资讯> BIM技术

施工准备阶段BIM能做这么?BIM技术在施工准备阶段的应用

发布:中文网小编 浏览:1362人 分享
发布于:2020-09-29 11:51

1、施工总体策划

现场模型建立完成后,可以根据模型进行场区的布置和进度计划的安排,合理利用场地,科学安排进度。

1)施工平面布置。开工前准备工作中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现场平面布置,传统的平面布置图只是利用CAD在平面图上进行设备、工器具及各种管线、道路走向的标识,这种平面布置最大的弱点就是只能反应出临时建筑、设备与拟建建筑物之间的平面关系,只是一种单纯的平面静态关系,但是施工现场是一个动态变化的现场,而通过BIM模型进行的临建、设备的布置,不但能够反应相互之间的平面关系,而且能够反应出相互之间的立体关系,在各专业相互交错的施工过程中优化布置,使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再通过动态模拟演示,使现场布置满足动态需求,提高使用率。

2)施工进度模拟。施工进度计划是把握整个施工周期脉搏、协调各种资源重要的计划措施,计划的合理性、准确性对整个工程的建设影响巨大,传统的进度计划编制主要考虑时间因素,根据时间的先后顺序安排进度,单纯的从时间的维度上考虑进度,而BIM技术是将一唯的时间概念与三维模型整合并以时间为轴线模拟整个工程的建设过程,真正实现了4D模拟施工,开工前的进度模拟过程不仅考虑了拟建建筑物的建造过程,同时把临建、设备、道路管线、车辆等均考虑到整个建筑过程中,不但可以优化施工工序的逻辑关系,检查工序持续的合理性,更可以优化现场资源,检查临建布置的合理性,使资源利用率达到最大化,通过整个建造过程可视化的模拟演示,能够提前发现问题,真正做到事前控制,避免浪费,节约成本,提高效率。让进度安排、资源配置更加合理。

12.jpg

2、方案可实施性的演示和论证

开始施工前需要对深基坑开挖、高支模施工等重点施工过程的方法提前进行考虑,组织方案的论证。

CAD平面图是方案论证中经常使用的手段,在一些比较复杂的方案中,数量庞大的平面图纸对方案实施的过程不能完全直接的呈现在施工者面前,而建筑模型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例如在深基坑开挖方案中,可以把开挖的方法、支护结构的形式等做成三维模型,然后对模型中完成的任务所采用的方法进行论证,分析方案的可行性,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3、辅助进行图纸会审

开工前建设单位组织施工、设计、监理单位进行图纸会审,意在开工前尽可能地多发现图纸问题,提前采取措施防止问题的出现,最大程度减少不必要的损失,技术人员对一些大的方面的审查基本到位,但对于一些细节问题如标高、冲突、位置等发现起来比较困难,如果不是施工到这一步,这些细节问题在图纸会审时往往都是极不容易被发现的,BTM模型在建模时就可以很直观地发现这些细节问题,再通过碰撞检查等检查方法,能将图纸问题最大程度的消灭在萌芽状态。

BIM技术是未来的趋势,学习、了解掌握更多BIM前言技术是大势所趋,欢迎更多BIMer加入BIM中文网大家庭(http://www.wanbim.com),一起共同探讨学习BIM技术,了解BIM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