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返回顶部
当前位置: 首页> BIM资讯> BIM技术

如何应用BIM在国有项目管理?需要做好哪些方面?

发布:中文网小编2号 浏览:941人 分享
发布于:2020-09-27 17:27

在充分了解BIM技术的特点之后,将BIM技术应用在国有项目管理之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不论是从管理水平还是管理效果上,两者均得到了很好的提升。

1154_1.png

利用BIM技术强化进度管理

(1)构建Revit与Navisworks施工模拟

在对国有项目特点及图纸进行分析后将与进度管理的相关信息输入到BIM系统中,形成BIM-4D模型,并将信息导入到系统平台中。利用Revit软件后可以实现建模进度与施工进度的统一,在建模过程中可以采用分区方式、分层方式、分构件方式,实现建筑、结构、机电及幕墙等多专业间的协同管理。管理人员在进行进度管理时可以对进度管理情况进行实时查看并可以对工程变化情况进行动态模拟。将已构成的Revit软件模型导入到Navisworks分析软件中,以此来对进度管理进行优化,利用思维模型、部分专业模型对施工进度进行碰撞分析,充分利用可视化实现进度管理,管理人员可以更加直观的了解进度管理中的问题并对主要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此来控制变更情况,实现对进度的有效控制。

(2)构建协同平台

构建BIM系统平台的过程中可以将WBS作为主线,以工作包为单位,将BIM构件作为载体,以此来实现成本、进度、质量、安全等方面的系统化管理,最终利用BIM技术实现对进度的精细化管理,以此来提升进度管理平台化、信息化,通过有效的进度管理,提升质量管理水平并降低整体成本,提升综合效益。在BIM平台上各参建方可以进行实时沟通并对施工中的问题进行有效的处理。利用VR技术、AR技术等对现场具体情况进行模拟,进度管理人员在对实际进度与原进度进行对比后可以对原有的进度管理计划进行优化,在BIM平台中对施工内容进行合理的安排,以此来满足进度管理要求。利用BIM设计对整体施工进度进行控制并做好后期评价工作。可以在BIM平台中实现对进度的全过程管理,可以将其与初始模型进行比对,然后将相关信息数据进行输出并反映出各参建方所要完成的工作内容、管理责任,为进度管理提供便利,保证进度管理效率。

利用BIM技术强化质量管理

(1)三维现场平面布置

在对现场情况进行分析后,可以将与施工区域、周边环境相关的信息录入到BIM模型中,构建起三维现场平面模型,利用此对施工质量进行控制,为国有项目管理顺利开展奠定基础。利用BIM模式对施工现场进行布置,对施工中的各个环节进行规划,同时对材料设备进场、出场的路线、存储方式进行布置,设计出不同的方案,从中选取最佳方案,保证方案的完整性,同时可以减少返工情况的出现,在节约成本的基础上提升国有项目建设质量。

(2)碰撞检测

碰撞检测时应用BIM技术可以在施工前找到不同专业在空间上的碰撞并可以及时发现图纸中的问题,形成碰撞报告后可以避免返工或窝工现象,在保证工期的基础上来降低整体成本,从而实现质量管理目标。同时,对工程管理内容的正确性与可行性进行验证并将其作为管理依据。由于国有项目中涉及的数据量相对较大,这样也增加了各专业碰撞检测的难度,给设备安装、协调等带来困难,国有项目在进行机电管线综合布置时可以利用碰撞检测对其进行优化。通过碰撞检测可以发现更多的问题并可以利用BIM模型对碰撞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可以利用二维码对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提供指导。

利用BIM技术强化成本管理

国有项目成本管理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构建起3D模型,再与时间、工序等情况进行结合构建成本BIM-5D数据库,将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与成本管理相关的数据输入到成本信息库中,对成本数据进行实时统计,利用WBS解构对结构进行解构并将WBS单位所提供的工程量数据作为主要数据汇入到成本BIM中。利用BIM技术将施工图纸数据、材料数据及成本数据进行整合,实现对图纸、材料等方面成本的动态化管理,并可以实现对成本的多维度分析,及时的、快速的对应对变更问题并作出有效的调整,实现对成本的动态监管,以此来控制施工中的返工问题,降低整体成本,利用BIM技术实现成本绿色管理目标。

BIM技术是未来的趋势,学习、了解掌握更多BIM前言技术是大势所趋,欢迎更多BIMer加入BIM中文网大家庭(http://www.wanbim.com),一起共同探讨学习BIM技术,了解BIM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