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城市是怎么样的?来看看BIM如何与数字城市相结合
1、BIM概念
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建筑信息模型,其定义在各个国家具体解释都有所不同,但大体意思是一致的,主要是指以三维数字技术为基础,集成了建筑工程项目各种相关信息的工程项目模型技术。一定要注意:BIM是一种技术、一种方法、一种过程,BIM把建筑业业务流程和表达建筑物本身的信息更好地集成起来,从而提高整个行业的效率。
在建筑工程整个生命周期中,建筑信息模型可以实现集成管理,因此这一模型既包括建筑物的信息模型,同时又包括建筑工程管理行为的模型。将建筑物的信息模型同建筑工程的管理行为模型进行完美的组合。因此在一定范围内,建筑信息模型可以模拟实际的建筑工程建设行为,例如:在设计过程中的建筑风、光、声等专业的环境模拟;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的4D施工模拟等等。
目前,大批国内领先的设计院纷纷成立BIM研究中心,在房地产开发企业中也有不少正在尝试将BIM应用于项目的开发建设以及运营维护等。在国外方面,BIM最先从美国发展起来,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已经扩展到了欧洲、日、韩、新加坡等国家,目前这些国家的BIM发展和应用都达到了一定水平。北美的建筑行业有一半的机构在使用BIM相关的工具,美国各个大承包商的BIM应用也已经成为普及的态势。英国政府要求强制使用BIM,已于2009年11月发布了英国建筑业BIM标准(AEC(UK)BIM Standard)日本建筑学会于2012年7月发布了日本BIM指南,从BIM团队建设、BIM数据处理、BIM设计流程、应用BIM进行预算、模拟等方面为日本的设计院和施工企业应用BIM提供了指导。

2、数字城市
数字城市是指利用空间信息构筑虚拟平台,将包括城市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基础设施、人文、经济等有关的城市信息,以数字形式获取并加载上去,从而为政府和社会各方面提供广泛的服务。数字城市能实现对城市信息的综合分析和有效利用,通过先进的信息化手段支撑城市的规划、建设、运营、管理及应急,能有效提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提高城市管理效率、节约资源,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数字城市的基础主要有三项。第一项是信息基础设施,要有高速宽带网络和支撑的计算机服务系统和网络交换系统。第二项是基础数据,特别是
“空间数据”。据统计人类生活和生产的信息有80%与空间位置有关,数字地图和数字影像是数字城市的基础框架。第三项基础是人,管理数字城市和使用数字城市的人。与管理我们的“现实城市”相对应,管理数字城市要逐渐建立起相应的机构和规范,要不断对网络系统和数据进行建设、更新、维护和升级,并协调用户的访问。
在最近提出的《上海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上海市2014年将全面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促进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广泛应用,发展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等智能建造,推广建筑信息模型的工程运用,建设智慧园区、智慧商圈、智慧社区、智慧新城,让更多市民享受信息化的方便与快捷。

3、丰富的切入点
从数字城市的概念中不难看出,BIM生态系统可为数字城市提供丰富的基础数据,同时通过高度可视化的优势为管理者及使用者提供舒适的使用环境。
通过BIM平台可为每个建筑单体提供三维可视化的数据库。在数字城市平台中,由于使用大尺度的城市模型,每个单体建筑的信息不可能表达全面,而BIM模型正好弥补这一短板。通过链接等形式将BIM模型与城市模型衔接,即可保证运行效率又可实现城市节点的全面展现。
城市综合管线。现代城市的神经系统也就是机电管线全部隐藏于地下,虽然美观,但给管理维护带来极大不便。有了基于BIM平台的城市综合管网模型,通过三维的形式集成了全部技术数据,方便查阅,加上虚拟现实技术的辅助可为线路检修带来多种便利。城市急速扩张,新老城区加速更替,城市改造难度加大。有了通过BIM技术模拟建造的城市街区,可为城市改造方案制定、老城区资料查询等工作提供基础信息支撑。
BIM技术是未来的趋势,学习、了解掌握更多BIM前言技术是大势所趋,欢迎更多BIMer加入BIM中文网大家庭(http://www.wanbim.com),一起共同探讨学习BIM技术,了解BIM应用!
相关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