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施工建造阶段成本管控的应用(下)
五、工程进度款支付
我国现行工程进度款结算有多种方式, 如按月结算、 竣工后一次结算、分段结算、 目标结算等方式。 以按月结算为例, 业主需要在月中向施工企业预支半个月工程款, 月末再由施工企业根据实际完成工程量, 向业主提供已完成工程量报表和工程价款结算账单, 经业主和工程师确认, 收取当月工程价款, 并通过银行结算。 在传统模式下, 建筑信息都是基于 2D-CAD 图纸建立的, 工程基础数据掌握在分散的预算员手中, 很难形成数据对接, 导致工程造价快速拆分难以实现, 工程进度款结算工作也较为繁琐。 随着 BIM 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尤其在进度款结算方面, 鲁班 BIM 平台实现了框图出价、 框图出量, 更加形象、 快速地完成工程量拆分和重新汇总, 并形成进度造价文件, 为工程进度款结算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六、资金使用计划与偏差分析
正确编制资金使用计划和进行投资偏差分析, 在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处于重要而特别的地位。BIM 技术在编制资金使用计划上也有较大优势, 5D-BIM模型整合了建筑模型、 时间维度以及造价信息, 可以伴随建设过程动态展示资金使用状况, 更为直观地体现建设资金的动态投入过程, 方便建设单位或者施工单位合理安排资金计划。 比如工程中可以借助鲁班 PDS 系统, 整合进度横道图、 投资 S 型曲线以及虚拟建筑过程, 直观地展示随着项目 进度推进的投资资金使用状况。
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基本原理, 可以总结为: 把计划投资额作为造价控制的目标值,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定期地进行造价实际发生值与目标值的比较, 发现其中的偏差, 并分析偏差产生的原因, 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以保证造价控制目标的实现, 即进行短期多算对比。
基于 BIM 技术, 可以快速搜索构件信息并组合相关联成本信息, 快速生成多算对比文件, 为偏差分析提供基础数据, 以便及早发现问题并改正问题。 工程中虚拟合同价、 实际支付价、 实时结算价, 并利用鲁班 PDS 系统演示基于 BIM 技术的“三算对比” 可以实现实时偏差分析与纠正。
七、竣工移交阶段
在传统模式下, 基于 2D-CAD 图纸的工程结算工作相当繁琐。 就工程量核对而言, 双方造价工程师需要按照各自工程量计算书逐梁逐板地核对工程量, 当遇到出入较大的部分时, 更需要按照各个轴线各个计算公式去核查工程量计算过程, 其工作量极其庞大。 特别是老的预算员基本上都是手工计算,而且计算书的格式还不尽相同, 导致核查难度很大, 资料丢失或不全亦屡见不鲜。 BIM 技术的引入, 将彻底改变工程竣工阶段的被动状况。 BIM 模型的参数化设计特点, 使得各个建筑构件不仅具有几何属性, 而且还被赋予了物理属性, 如空间关系、 地理信息、 工程量数据、 成本信息、 建筑元素信息、材料详细清单信息以及项目进度信息等。 随着设计、 施工等阶段的进展, BIM模型数据库也不断完善, 设计变更、 现场签证等信息的不断录入与更新, 到竣工移交阶段, 其信息量已完全可以表达竣工工程实体。 BIM 模型的准确性保证了结算的效率, 减少双方的扯皮, 加快结算速度, 同时也是双方节约结算成本的有效手段。
BIM技术是未来的趋势,学习、了解掌握更多BIM前言技术是大势所趋,欢迎更多BIMer加入BIM中文网大家庭(http://www.wanbim.com),一起共同探讨学习BIM技术,了解BIM应用!
相关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