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返回顶部
当前位置: 首页> BIM资讯> BIM技术

BIM技术在国外与国内差距在哪里?

发布:中文网小编2号 浏览:1813人 分享
发布于:2020-04-21 09:27

近些年,随着不断地引入BIM技术和新的管理理念,建筑产业的创新发展地如茶如火,不少业内人士都认为BIM是未来建筑领域重要的发展方向,但是起源于国外,那么国内国外BIM发展的差距在哪里?

054_3.png

据数据显示

在英国,政府明确要求2016年前企业实现3D-BIM的全面协同。

在美国,政府自2003年起,实行国家级3D-4D-BIM计划;自2007年起,规定所有重要项目通过BIM进行空间规划。

在韩国,政府计划于2016年前实现全部公共工程的BIM应用。

在新加波,政府成立BIM基金;计划于2015年前,超八成建筑业企业广泛应用BIM

在北欧,挪威、丹麦、瑞典和芬兰等国家,已经孕育了很多主要的建筑业信息技术软件厂商。

在日本,建筑信息技术软件产业成立国家级国产解决方案软件联盟。

在中国,无论政府还是行业巨头,对BIM的发展预期远不如上述国家明确乐观,对数字化目标和标准制定表述暧昧,但BIM趋势已经明朗。已经有很多招标项目要求工程建设的BIM模式。部分企业开始加速BIM相关的数据挖掘,聚焦BIM在工程量计算、投标决策等方面的应用,并实践BIM的集成项目管理。

通过案例,我们看到无论是在国内或者国外,BIM的应用都非常多。并且都为工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但国内外发展却仍有差距,其主要原因出在业务模式、人力支持和技术支持上。
   从业务模式上来说

国外注重长期发展,行业市场化、专业化、标准化、规范化程度高,项目规划有成熟环境和机制。一旦启动,很少变动,一直贯彻BIM作风。

但国内偏重短期利益,工程管理粗放。使用BIM前期需要投入很多的时间和人力。各种施工节奏与BIM有明显冲突。

另一方面,国内甲方的地位远比国外的强势,对BIM应用的驱动效应更明显;一旦甲方要求频繁改动,就会导致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增加很多的工作量。直接削弱了BIM的应用动力。

再者,BIM是否能提升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的利润?这一问题仍无明确答案。
   从人力支持方面看

在国外,业主成立专业的咨询团队,一对一对接设计团队;并对项目启动全过程的软件类型、数据接口、信息规范等细节严格规定。

而在国内,由于甲方的需求难以琢磨,BIM应用必然导致工作量大幅度向设计单位倾斜。

同时,与设计对接的BIM人才有旺盛需求。这就导致虽然很多单位在组建BIM团队,但进度与质量并不理想。

老工程师难以快速掌握BIM,能快速掌握BIM的新工程师,又往往工程经验不足。
   从技术支持上来看

BIM意味着海量二维数据的加工与三维数据的创建,对数据采集和处理有很高技术要求。

但相比国外,国内建设行业的信息化基础还很薄弱。目前很多企业的数据采集仍然依靠人工查询、手动上传到系统。不但耗时长,且精细度低,对后续的数据交互与模型的对接也很不利。相比国外以BIM为平台的定位,现在国内对BIM主要作为软件来应用,对BIM的项目管理较少涉足。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得出,无论是业务、人力还是技术方面。国内距离国外还有一定的差距,但在政策方面,国内对BIM的政策支持更有力。前者是市场推进政策,后者是政策推进市场。从这几年国内发布的政策来看,政府尤其对国内BIM发展的高度重视。我国在BIM实践确实存在一些待解决的问题,但与国外的差距,足以表明我们还有很多发展空间。在信息化程度上,国家正在努力赶超,加之国内在建设工程体量方面远远领先世界。

相信在未来,BIM技术也最终获得突破性的进展。

BIM技术是未来的趋势,学习、了解掌握更多BIM前言技术是大势所趋,欢迎更多BIMer加入BIM中文网大家庭(http://www.wanbim.com),一起共同探讨学习BIM技术,了解BIM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