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返回顶部
当前位置: 首页> BIM资讯> BIM技术

BIM服务的核心能力是什么?

发布:中文网小编2号 浏览:1269人 分享
发布于:2020-04-09 17:10

说到BIM技术,其发展可称得上是建筑历史上的一座新的里程碑,但是在发展的极端中,也有人疑问。为什么同样一个BIM,不同人提供的服务会带来千差万别的结果呢?

_15.png

这其中,有设计院,也有施工企业。设计院讲究原创,希望用BIM来实现设计过程的能力提升;施工企业讲究效益与成本,利用BIM来优化生产过程,节约成本;还有很多细分的领域,比如幕墙,钢结构,装饰等等。在这些各自细分的领域中,对BIM的应用更容易产生闭环。BIM服务的核心究竟是什么?

我们来看看BIM服务这些年的发展。

·BIM最早出现的时候,局限在模型的建立阶段。最初,会使用软件的人,就可以代表BIM了,这个时候大量的效果图公司说自己是BIM公司。这里面最典型的是水晶石。

·然而,随着这个初级阶段的结束,开始了对模型精度的追求;然后,工作重心,变成了多人协同的工作的探索;再然后,BIM模型的产生开始向BIM模型的使用这个方面开始过渡。

·于是,这几年里,大家可以看到,软件公司、效果图公司这样的BIM公司已经越来越少了,取而代之的是有设计经验的,或者有工程经验的人代表了BIM服务发展的方向,变成了市场主流。

这里渐渐分成了两个不同的流派。

第一个流派,是以设计院的BIM部门为主,主要面对甲方进行BIM服务的类型。这种类型的BIM部门,一般依托于设计院多年的设计积累与人力资源,拥有设计资质,同时招募施工企业出身的人员,在传统的设计服务范畴以外,向设计“后市场”延伸。

第二个流派,是以独立的第三方BIM咨询机构为主,主要面向施工企业进行服务的各类BIM外包服务公司。这类公司一般由有工作经验的人士担纲主要角色,但没有任何资质。

实际上,如果把施工过程之前的所有准备工作,都作为设计的一部分来考虑的话,可以说BIM现在做的所有工作都是设计过程的一部分。只不过在现有的建筑业体制下,一个整合的设计过程分成了两部分,以系统性为主的施工图设计部分是由设计院来完成,以工程化为主的施工深化设计部分是由施工单位来完成而已。

那么,可以看出,BIM服务的第一个核心能力,就是设计能力!而且这样的设计能力,不光光是一个传统的满足设计规范的、系统性的设计能力,而是一个主要导向为满足工程性的设计能力。

如果把设计院的传统施工图设计工作当做系统性的设计能力来看的话,那么是需要补充进BIM工程化设计这一角色的。

那么,模型建立起来后,需要如何使用它?

早期只提供一个模型,能够找出碰撞,交给业主,业主就觉得很高大上了。。但实际上这样的输出成果并不能够对施工现场产生什么具体的有用的指导作用。所以这两年,我们看到所有的BIM服务都在强调落地性。也就是说,BIM可出图性。

有人会很奇怪,原来我们在说BIM的时候,不是在特别强调BIM是一个数字化的产物吗?这样的一个数字化的产物,交付还应该是一个数字化的吗?

没错,那是理想状态,现实情况下,困难很多!比如说图纸审查不支持数字化的图纸审查方式,其次在现场劳作的施工人员并不能够使用好数字化的工具,他们看重的还是最传统的图纸。还有一个原因,数字化的模型到现场施工,是不能作为工程签证依据的,反而拿到手的蓝图才是工程量结算的最重要的依据。

BIM技术是未来的趋势,学习、了解掌握更多BIM前言技术是大势所趋,欢迎更多BIMer加入BIM中文网大家庭(http://www.wanbim.com),一起共同探讨学习BIM技术,了解BIM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