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案例:福建厦门集美500KV变电站工程BIM应用
一、工程简介
集美500KV变电站位于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距厦门岛直线距离20公里,距最近的海岸直线距离11公里,集美变电站的建设将作为福建沿海第三通道的接入点,将福建北部盈余电力送入负荷中心,站址由北往南逐渐降低,变电站成三列布置,依次为高抗及500KV配电装置区、主变及66KV配电装置区和220KV配电装置区,500KV配电装置采用户外设备,4台1200兆伏安三相一体式变压器,220KV配电装置采用户外设备,全站共五栋建筑物,总建筑面积1015平方米。
二、三维设计介绍
本工程实现了全专业三维设计,各专业通过三维协同模块PW进行专业间资料互提及协同设计工作,并行开展设计工作,缩短了设计工期。团队发布PW网页版,可供外单位无操作软件的人员浏览、查看、指导施工。
电气一次三维设计:创新实现主接线与三维模型之间信息互联,可对设备参数、位置信息等进行双向查询,通过参数化设置导线型号、金具、弧垂等,可实现导线自动连接,采用安全净距校验工具对关键的供电体及导线进行各类电气距离的三维校验。三维配电装置的设计,实现在三维平面布置上直接剖取各间隔断面,并实现三维布置图与各断面图的联动修改。
防雷计算实现快速布置避雷针,计算针高,灵活调整避雷针参数,生成避雷针保护范围,并进行计算,最后输出计算文档与防雷保护图。接地计算在选取接地范围后可自动布置接地网格,智能建立水平接地体、垂直接地体、集中接地装置等接地材料模型,完成接地计算并统计材料和出图。采用BRCM软件进行电缆敷设,根据电缆数量进行通道优化,自动选择敷设路径,完成电缆清册统计,可控制具体每个电缆通道断面的容积率,较传统二维设计更加精确可控,可查看每根电缆的具体路径,指导现场施工,避免因人工敷设不当导致的电缆浪费和通道拥堵等问题。
电气二次三维设计:运行监控设计,三维信息模型集成实时运行数据系统,在三维可视化环境中检测设备运行状态,本工程电气原理图采用数字化设计绘制,实现自动生成端子排图、光缆接线图、电缆及光缆清册等,提高电气原理图的正确性,避免手动连接虚端子带来的设计错误,有效提高设计效率和产品质量。
土建三维设计:包含总图、建筑、结构、水工、暖通等专业,三维地形处理采用倾斜摄影技术从多视角采集地表影像构建高精度实景三维模型,真实且直观地反应了地表起伏与地物实际情况,且模型上每一点的坐标都可精确测量,抽取模型的点云数据,形成三角网地形图后进行土方计算及场地设计,本工程总平面布置采用三阶布置,实现全站土方自平衡。站区北侧采用边坡支护,南侧采用挡墙支护,相较人工测量,三维设计手段大大提高了设计效率及准确性。
利用Prostructure参数化建模生成的钢结构,可直接导入STAAD软件进行计算分析,无需重建计算模型,同时Prostructure还可参数化生成连接节点,可精确统计材料,相较靠人工统计更快更准确,利用ABD软件对地面以下的掩蔽工程进行碰撞检查,基于三维平台利用ABD软件创建站区管网三维模型,参照场地标高完成全站管网设计,通过管网碰撞检查减少设计变更,提高设计质量。
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BIM技术是未来的趋势,学习、了解掌握更多BIM前言技术是大势所趋,欢迎更多BIMer加入BIM中文网大家庭(http://www.wanbim.com),一起共同探讨学习BIM技术,了解BIM应用!
相关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