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型企业如何走好BIM应用之路?
随着目前在建筑中,对数字化技术水平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因此在建筑业的领域中开始引用BIM,不少中小型企业纷纷开始组建BIM团队做BIM建设,但却效益甚微。到底是中小型企业不适合做BIM,还是说中小型企业的BIM路走错了,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中小型企业如何走好BIM应用之路?
1.企业面临怎么样的BIM环境?
某中小企业领导:小张,今年这个项目你们做个全生命周期BIM吧,做完去报个奖。此类场景相信大家并不陌生,在国家政策的要求下、甲方爸爸的要求下,各类报奖的激励下,中小BIM团队面临很大的压力。在领导以为BIM的成本就是建个模型的情况下,工作更是难以推进。
2.企业应用BIM必须弄清楚的概念
企业级BIM和项目级BIM不是一个概念,经常有企业为了做一个项目的BIM试点却被软件商忽悠买了企业级BIM平台,你不亏谁亏;还有中小企业在研究IFC/IFD/IDM等BIM标准,呵呵,看下图吧。
3.BIM的三个核心价值
于中小型企业而言,BIM的价值=项目的结构化管理+信息的可视化表达+信息的体验式应用。且结构化管理是首当其冲的,如果将BIM理解为Building Information Management的话,不能实现M,有再多的B和I都是空中楼阁。
4.BIM的应用情况
一句话:BIM理论和BIM软件看美国;BIM体系看英国;BIM应用看中国。
5.中小型企业该怎么做
1)方向:既然选择在一个“小蛋糕”里面划分一块做BIM,也许这一小块蛋糕的面积很小,但是层次却可以做的无限深。多种技术融合才可以实现数字化转型,绝不是“翻模”一条路。Revit不能代表BIM,翻模也不能代表信息化。实现BIM的M(数字化管理),才应该是中小型企业架构BIM的出发点,方向错了,做再多也是无用功。
2)投入and产出:往大了说,做BIM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数字化结构化的管理来实现企业的升级转型,从而为企业带来效益。往小了说,做BIM最终会产出一个专业性强、分工明确的BIM团队以及项目级、企业级的BIM数据。人和数据是BIM团队积累下来的财富,缺其一就会崩盘,如果发生“删库跑路”就彻底GG了。BIM负责人必须得把培养好BIM团队和整合好BIM数据作为两大目标,所有的业务围绕这两点来转,发动机才可以变成永动机。
3)项目and报奖:开展BIM之初,无论是人员实力,还是项目应用情况,都比较薄弱。如果一开始就奔着报奖去,那这个BIM就做不成了。试想,一个刚入行拳击行业的新人,第一年就去参加世界自由搏击这种比赛,且不说对手的强大,这个新人根本承受不了拳击套的重量、比赛的成本,如果为了领导的面子,盲目的在这上面消耗资源,项目做不好,比赛也打不好。
4)针对海外项目:很多企业在海外有着广阔的市场,一句话:入乡随俗。中国、英国、美国、新加坡等都有各自的BIM体系,无论是政策、要求、规范都不相同。举个简单的例子,美国人建模习惯用Autodesk,欧洲人习惯用Dassault。你得用当地的思维去服务这些BIM项目,为什么BSD举办的国际BIM比赛,中国项目参与占比大半,最后获奖只有一个两个呢。不言而喻,用中国的BIM思维和美国的BIM软件去参加欧洲的大赛,你品。
最后不得不提一句,中国的很多中小企业做BIM还是做得不错的,近几年,少了很多监理公司,代替的是咨询公司遍地开花,这些咨询公司以BIM的全生命周期为目标,创造出很多有价值的产品、软件、平台、规则,值得大家学习借鉴。
BIM技术是未来的趋势,学习、了解掌握更多BIM前言技术是大势所趋,欢迎更多BIMer加入BIM中文网大家庭(http://www.wanbim.com),一起共同探讨学习BIM技术,了解BIM应用!
相关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