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应用案例:南京华为软件基地二期项目BIM应用展示
来源:中建五局华东建设有限公司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一、工程概况
中建五局华东建设有限公司隶属于世界五百强企业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骨干企业——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下辖浙江分公司、上海分公司、江苏分公司。
南京华为软件基地二期项目地处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区,总建筑面积约14.7万㎡,包括3栋研发办公楼、3层人防地下室及附属门卫岗亭等。
项目通过制定以BIM应用为核心的总承包管理办法,先后解决了场地、工期、质量、安全、总包管理等方面的难题。
二、BIM技术应用介绍
项目通过编制BIM实施策划,明确BIM技术应用方向及应用点。
1、冲突检测与竖向净高优化
应用BIM技术检查施工图设计阶段各专业模型,以避免空间冲突与碰撞,防止设计错误传递到施工阶段或造成安装工程的返工。
通过冲突检测与净高优化,项目累计发现图纸问题233项,提出优化建议107项,完成设计变更83项。
2、三维可视化交底
项目整体结构造型独特,施工劳务队人员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因此项目利用BIM三维模型直接交底,有效的提高了交底效率,减少了因交底不明所产生的做错返工现象,得到了劳务班组一致认可,目前项目累计完成三维交底共12次。
3、施工方案深化与优化
①、二次排砖优化
相比传统的手动砌体排布,BIM二次排砖不仅直接提升出图效率,更能最大化边角料利用,大幅提升项目大宗材料的管控能力。
②、外架方案模拟
A6区原计划完成回填后搭设支模架,但由于现场进度调整并未回填,部分悬挑板只能从基坑底部支模搭设,有部分悬挑板的支模架无法落地搭设。利用BIM模型提前对该区域的外架、支模架进行搭设方案模拟比较,选取最优方案进行搭设,保证了该区域的结构施工进度。
③、高支模方案模拟
由于项目高大模板区域较多,利用BIM技术对高支模区域进行支模体系建立,有效地解决了现场搭设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保证了支模体系的安全稳定。
④、管线综合优化
利用BIM技术优化机电管线综合排布,协调机电与土建、精装专业间的冲突,降低施工影响。
⑤、幕墙施工深化
采用Rhinoceros+GH进行前期表皮模型的处理,提早了解幕墙施工难点,数据分析方案的实用性;利用CATIA建立幕墙模型辅助幕墙材料加工,针对难点位置导出加工图,提供下料清单,同时提供复杂位置的点坐标,辅助放线。
⑥、精装修施工深化
通过SketchUp快速建模及3DsMax快速渲染,辅助精装修工程优化与明确大样节点做法,以直观的照片级渲染图节省沟通成本,降低施工过程风险。
4、三维场地布置
利用BIM技术建立三维的现场平面,针对工程的各个阶段,采用平面布置跟随现场模拟施工的方式,模拟各个阶段现场施工时材料堆场的布置以及进出场线路,以最终决策各个阶段优化的平面布置,以及场区内材料的周转和人员的流动,形成最优的方案,提高生产施工效率。
5、4D施工进度模拟
根据计划进度模拟项目施工全过程,与实际进度比对,确定不同施工阶段资源配置计划,为项目过程管控提供决策依据。
相比于传统的Project进度管理,4D进度模拟涵盖不同阶段材料用量、施工工序、延误原因分析等进度管理信息。同时,集成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定期将视频监控记录导入至5D平台,形成完整可追溯的形象进度,有利于实现基于进度计划的动态资源管理。
6、构件预制加工
在使用BIM技术建立钢结构及幕墙等模型后,直接由建模软件生成构件数字化清单,将数字化清单中的尺寸、数量、材质等属性输入对应专业的数控机床,真正实现钢构、幕墙等构件计算机下料、工厂加工。
三、BIM应用效果总结
通过项目BIM应用,建立专业族241个,培养BIM技术骨干5人,相比合同提前工期45天,累计节约材料成本134.5万元,节约建造费用245万元。
深入研究与推进BIM技术在工程验收、结算、运维等阶段的落地应用,同时完善公司级BIM应用族库,并建立全司范围的以BIM为核心的协同工作体系。
BIM技术是未来的趋势,学习、了解掌握更多BIM前言技术是大势所趋,欢迎更多BIMer加入BIM中文网大家庭(http://www.wanbim.com),一起共同探讨学习BIM技术,了解BIM应用!
相关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