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是啥?BIM的定义是什么?
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之译文, 下文简称 BIM) 已成为全球范围内建筑与工程建设行业内最为热门的名词之一。 通过 google 等搜索引擎在网上搜索“BIM” 或者 “建筑信息模型” , 返回结果可达数百万条之多, 涉及政府机构、建筑行业、 科研机构等等, 社会对其关注度可见一斑。 BIM 一词, 最早是由某国际领先的计算机软件技术供应商提出的商业用语。 其实, 事实意义上的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理论在 BIM 出现之前, 在欧美已发展超过 30 年以上。 制造业巨头丰田汽车公司和波音公司便是通过信息模型设计技术提高生产高效率, 为商业上的成功奠定了扎实基础, 创造了企业神话。 早期的建筑信息模型的技术应用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和航空航天工业领域, 诸如工业设计、 汽车设计、 飞机和航天器设计等, 但受当时环境限制没能普及。 近年来,随着 3D 工程辅助绘图软件突破性的进步, 再配合 BIM 术语适时地出现, 唤起了业界进行产业改革的希望。
关于 BIM 的定义, 很多组织都对 BIM 的概念进行过诠释, 其中不乏软件公司、 建筑企业、 行业协会以及权威百科等。 美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联合设施信息委员牵头编制的NBIMS(国家建筑信息模型标准) 中对 BIM 进行了如下定义: 建筑信息模型是对设施的物理特征和功能特性的数字化表示, 它可以作为信息的共享源从项目的初期阶段为项目提供全寿命周期的信息服务, 这种信息的共享可以为项目决策提供可靠的保证。BIM 的出现意义在于完善了整个建筑行业从上游到下游的各个管理系统和工作流程间的纵、 横沟通和多维性的协同和交流, 实现了项目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化管理, 它打通了设计与施工的界限。 BIM 作为新型技术工具, 其强大的信息共享能力、 协同工作能力、专业任务能力的作用正在日益显现。 与传统 CAD 设计方式相比, BIM 技术具有以下几点优势:
一是设计的协调性, 可有效地处理各个专业设计师之间的碰撞问题, 在建造前期对各专业的碰撞问题进行协调, 实现可视化协同设计变更;
二是施工流程的模拟性, 可将原本需要在真实场景中实现的建造过程, 在虚拟世界中模拟实现, 从而确定合理的施工方案来指导施工;
三是建筑性能的优化性, 除了可进行节能模拟、 日照模拟、 紧急疏散模拟进行设计优化外, 还可进行 4D、 5D 模拟实现成本控制, 通过项目优化将设计方案和投资回报分析结合起来, 计算出设计变更对投资的实时影响, 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高成本的风险。
BIM技术是未来的趋势,学习、了解掌握更多BIM前言技术是大势所趋,欢迎更多BIMer加入BIM中文网大家庭(http://www.wanbim.com),一起共同探讨学习BIM技术,了解BIM应用!
相关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