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标准有哪些?国际上BIM的建筑信息交换标准都有哪些?
说起BIM的建筑信息交换标准,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IFC,的确IFC现在被公认为是国际性的BIM标准,除了IFC还有那些呢?今天小编就跟大家说说BIM的建筑信息交换标准。
01 工业基础类别(IFC)
为了更方便有效的解决,BIM软件之间数据交换问题,需开发一个所有软件都支持的数据标准格式,使软件之间的数据交换,皆由该数据标准交换来完成,因此国际组织IAI(Industry Alliance for Interoperability)机构提出了一套建筑数据整合标准IFC(Industry Fundation Classes),对于一般BIM用户而言,并不需要特别关注「工业基础类别」这个翻译,只需要知道IFC是BIM信息交换标准格式就可以了。IFC是一种开放性数据格式,作为信息的交换以及共享、使用于整个营建管理上,藉由该标准定义门、窗、墙、灯具、家具等实质对象,以及空间、结构等一些抽象概念,以对象数据库的方式来处理数据内容,让所有参与方在各阶段使用不同软件产生出的数据,能够相互流通、应用与整合。
02 信息交付手册(IDM)
IDM的全名为Information Delivery Manual,同样对于BIM的用户而言,我们需要知道的是什么是IDM?以及为什么需要IDM就可以了。我们知道为了实现BIM的价值,要做到不同成员、软件产品之间的信息交换,必须建立一个公开的数据交换标准格式IFC,但由于这种信息交换,涉及的项目种类繁多、项目的阶段之复杂,及项目生命周期时间跨度之大,但往往信息的交换,只针对某个具体项目中的一个项目来进行交换,或是只对于某几个工作流程中的参与方,及应用软件来进行交换,因此不需要也不可能在每一次信息交换时,都把整个IFC的所有内容都搬出来。那么在每一个类似这样的信息交换动作,究竟需要IFC里面的哪些内容?这就是IDM要完成的事情。故,从事某一个具体项目,或某个具体工作的参与方,则以IDM来定义各自工作所需要的信息交换内容,然后利用IFC标准格式来进行交换。
另外在这里要顺便说明什么是MVD(Model View Definition)模型视图定义,在这里只需要简单的了解,MVD主要功能是将IDM的一般语言,转换成IFC计算机语言的一个手段就可以了。
03 国际字典框架(IFD)
由于全球的自然语言具有多样性和多义性,所以为了确保不同国家、地区、语言和文化背景的信息提供者,与信息的用户之间,对同样一个讯息有完全一致的解读,因此IFD(International Framework for Dictionaries)就是将每一个讯息及术语,都给予一个全球唯一的标识符GUID,这样能够使得IFC里面的每一个信息,都有一个唯一的标识符与之相连,当提供一个需要交换的GUID信息时,得到的讯息就只会是唯一的,至于不同背景的用户,用什么语言及名词来描述,或命名此讯息就变得不重要了。
IFD的官方资料中有一个说明例子,在普通的字典或辞典里,挪威语的"dor"和英语里的"door",同样都是被翻译成"门"的意思。若是运用在非技术语言的译文是勉强可以的。但同样用在进行建筑营造信息交换时,就有待商榷。因为,实际挪威语的"dor"是指"门框"的意思,应该翻译成英语的"doorframe",而英语的"door",指的是"一扇门"的意思,两者之间是有所差异的。
关于BIM的建筑信息交换标准今天就先说到这里,通过以上3个标准,我们可以看到BIM软件之间的数据信息交换有一定依据的,并非凭空臆想。同时,也希望国内的BIM标准尽快出台,让国内的BIM应用有据可依,有法可行。
BIM技术是未来的趋势,学习、了解掌握更多BIM前言技术是大势所趋,欢迎更多BIMer加入BIM中文网大家庭(http://www.wanbim.com),一起共同探讨学习BIM技术,了解BIM应用!
相关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