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返回顶部
当前位置: 首页> BIM资讯> BIM技术

BIM协同管理是什么?BIM协同管理平台的作用有哪些?

发布:中文网小编3号 浏览:1994人 分享
发布于:2020-03-18 16:22

    现今的BIM原生软件众多,不同专业领域的原生软件各有擅长,想要达到工程信息的整合目的,便需要一个强大而多元化的BIM协同作业管理平台。今天我们就聊聊BIM协同管理平台的作用有哪些?(以BIM软件Bentley的ProjectWise为例)

    一、应用软件整合

    BIM协同作业管理平台应能将不同专业间的BIM原生档案做连结或整合,以免项目中各专业间的BIM档案无法串连。在Bentley协同作业平台中,则可以完全整合MicroStation以及Bentley在各个行业软件产品,同时对AutoCAD、Revit和其他AEC(Architecture,Engineering,andConstruction)行业的应用软件也提供了良好的整合支持。这些整合允许用户在应用软件中可以存取和直接读写协同作业平台中的档案,并且可以实现将协同作业平台中文件属性信息直接写入到图框内容中。

    二、安全访问控制

    工程项目参与单位繁多,如何保证工程相关信息的安全储存和访问权限设定至关重要。由于Bentley协同作业平台采用数据层与操作层分离架构,在数据层只收集工程设计信息,统一存储整合,并加强可控制性和安全性。而在操作层则对用户存取,采用用户级、对象级和功能级等三种方式进行控制。用户端需要使用用户名称和密码来登录系统,按照预先分配的权限限,存取相对应的目录和档案,这样保证适当的人能够在适当的时间存取到适当版本的工程信息。

    三、查询搜索

    BIM协同作业管理平台应具备有数据库的查询与索引功能,以提供用户在平台上管理与获得所需工程信息。Bentley协同作业平台可以根据文文件的基本属性进行查询,包括名称、时间、建立人、文件格式等;也可以根据项目情况,自定义一些属性,根据这些自定义属性进行查询;同时也支持全文检索的方式以及工程组件索引,能够将模型文件中各种组件(设备,管道,阀门等)信息抽取形成索引。

    四、工作流程管理功能

    BIM协同作业管理平台内应可以根据不同的业务规范,定义自己的工作流程和流程中的各个状态,并且赋予用户在各个状态的存取权限。当使用工作流程时,工程数据可以在各个状态之间串行流动到某个状态,在这个状态具有权限的人员就可以存取档案内容。通过工作流的管理,可以更加规范设计工作流程,保证各状态的安全存取。

    五、内部讯息沟通功能

    BIM协同作业管理平台应提供项目内各用户之间的讯息联络,包括自动发讯息,事件提醒,版本更新等。在协同作业平台中,用户之间可以通过讯息系统相互发送内部邮件,通知对方设计变更、版本更新或者项目会议等事项,也可以将系统中的文件作为附件发送。同时协同作业平台还支持自动发送消息,当发生某个事件,如版本更新、档案修改、流程状态变化等,会自动发出一个E-mail,发送给预先指定的接收人。

    六、设计工作日志

    BIM协同作业管理平台应具备自动记录所有用户的数据更新与档案更改,包括个人资料与档案转换等。以Bentley协同作业平台为例,系统会自动记录所有用户的设计过程,包括用户名称,操作动作,操作时间以及用户附加的注释信息。这些过程的记录,是设计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符合ISO9001对设计过程管理的要求。

    七、三维的工程数据管理环境

    在BIM的3D空间模型中,协同作业管理平台应该要能提供针对三维空间的工程管理与查阅,最好还能支持GIS地理信息的数据交换与呈现基地地理空间信息。ProjectWiseGeoSpatialManagement扩充了协同作业平台的工程内容管理功能,让所有的文件都具备有空间索引的特性。用户可以实时地在以地图为基础的接口上,根据工程数据的空间位置,来浏览及获取相关的工程信息。整合的地图管理功能、动态的坐标系统支持、以及空间索引工具,可以帮助用户有效率地管理工程信息。通过OracleSpatial或ArcGISConnector,还可以和空间数据库进行数据交换。

    八、规范管理和设计标准

    由于各专业的BIM原生软件众多,不同的软件间应该具备有相同的设计标准与规范,因此,在BIM协同作业管理平台上,应该具备有相当的功能与设定。在Bentley协同作业平台中,系统提供统一的工作空间的设置,使MicroStation和AutoCAD用户可以使用相通的规范的设计标准。同时文文件编码的设置能够使所有文文件按照标准的命名规则来管理,方便项目信息的查询和浏览。ProjectWise的管理方式完全符合业界当前流行BIM(建筑信息模型)的思路,为BIM提供良好的实现工具。


BIM技术是未来的趋势,学习、了解掌握更多BIM前言技术是大势所趋,欢迎更多BIMer加入BIM中文网大家庭(http://www.wanbim.com),一起共同探讨学习BIM技术,了解BIM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