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的BIM实施流程应该怎么安排?来看看某水利工程BIM实施流程是什么样的
具体建模流程为以下几点:
(1)建立轴网和基准坐标系
轴网指建筑轴网,建筑、结构、暖通依据此轴网建立模型;基准坐标系以水工站身和闸室特征点(闸室下游与站身相邻的闸室边墩角点为坐标原点)为坐标原点建立正交坐标系,泵闸闸室和站身顺水流向为X轴,垂直水流向为Y轴,Z向按系统默认,表示真实的高程坐标,除建筑、结构、暖通外的其他专业依据此坐标系建立模型,此坐标系实质是绝对坐标系,只是模型位于其原点附近。
(2)水工先行,其他专业并行建模
水工专业依据二维方案图纸进行三维布置和三维建模,建立站身和闸室主体机构模型后,其他专业参考其位置并作为基准建立相应模型。由于采用了三维协同设计,在协同平台中,各专业的建模流程与传统的二维设计图纸流程并不相同,且各专业可以采用“并行建模”的任务处理方式(具体协同的流程详见3.6节),因此其他专业作为为一种并行任务的建模方式。
(3)依据工艺关系建模
某泵闸工程基坑安全等级为一级,采用逆作法施工,同时考虑施工作业的先后顺序,基坑围护模型主要依据工艺关系建立模型。为了建立模型的方便(主要是建模过程中的视觉方便)将基坑围护整体拆分为既有结构、内河围堰、外河围堰、围护桩、桩基础及基坑立柱(格构柱)、坑底加固、防渗帷幕、支撑与土方开挖等独立子模型,然后依次按相对位置关系相互参考逐步建立各子模型。最后对子模型组成的基坑组装模型构件添加施工进度计划时间,使基坑围护模型与逆作法施工工艺相匹配。
(4)功能和位置分区分段建模
水工专业按从上游至下游分为上游附属设施、上游连接段、站身闸室、下游连接段、下游附属设施建模;按功能划分区段分为排涝泵闸和引水泵闸建模,建模依次为抛石防冲槽、内河翼墙及海漫、清污机桥段、进水前池、进水池、消力池、闸室、站身、出水池、消力池、东闸路桥段、外河翼墙及海漫、抛石防冲槽;按层次划分区段分为地基基础和主体结构建模,其中地基基础主要指桩基础和地基处理,主体结构自下而上依次为铺垫、底板、闸墩(泵墩、翼墙等)、胸墙、进出水流道、闸室站身结构层、排架、上部附属设施等。
建筑和结构专业依据水工专业功能分区划分为排涝泵闸厂房区和引水泵闸管理区模型,皆按楼层划分模型,通过软件楼层管理器工具快速定位构件位置,建立各楼层模型。厂房区分为主厂房和副厂房模型,区分1、2、3号楼分别建模,管理区作为自然散落建筑模型依靠室外交通(场地)模型连接。
(5)专业建模先总体、后局部,先主体、后细节原则
各专业先建立总体模型(不影响位置的整体框架),再进行局部细化。如水工专业先进行底板、闸墩、胸墙、排架等主体结构建模,再进行局部开孔、围栏、支墩、玻璃钢盖板等细节建模;建筑和结构专业先进行梁板柱、墙门窗楼板等主体结构建模,再进行台阶、楼梯、栏杆、装饰条连接等细部构造建模。
(6)从元件库(数据库)到模块化拼装
地质专业需先配置(搭建)后台数据库平台(较为独立的专业数据库平台),然后进行地质数据库建立和维护,包括地质定义、勘探布置、地质测绘、地质勘探、物探数据、试验数据、观测数据、查询统计等,最后进行地质勘探建模, 包括地层切分、地质钻孔、开挖地质模型等。
电气专业需先配置(搭建)后台数据库平台(较为独立的专业数据库平台)。其中电气专业需建立模型库(元件库),再根据需求提取数据库模型组建电气模型,分为电气一次与电气二次建模,包括主变压器柜、站用变压器柜、高低压开关柜、进出线柜、控制箱、电缆桥架、LCU柜、照明、火灾报警、视频监控、测量仪表等几部分。
建筑专业门窗,装饰部件,水机专业主泵、电机、齿轮箱、辅助设备等几部分,其中辅助设备包括技术供排水系统、消防供水系统、检修排水系统、渗漏排水系统、起吊设备等,给排水专业雨污水井、阀门、雨水口等均可与主体建模并行,预先建立模型元件库,为整体模型重复调用提供便利,也可同时作为企业级数据库,作为其他同类项目的元件库。
(7)先模型后属性或模型与属性并行建模
在各专业和各任务建模(各子模型)时,可以按一个构件+一个属性集方式建立信息模型,也可以按整体模型+拆分构件+批量赋属性的方式建模(此处属性集包括图层、颜色、切图属性、材质、工程量等属性集合,在Bentley平台中成为family part,详见协同平台章节叙述),例如:水工专业一般可建立整个(或大部分)三维模型后,再进行统一添加属性集;而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桥梁等专业则可在建立构建前预先选择属性集(或将属性集挂接至参数化构件),形成标准化信息化构件,再进行统一建模。
(8)专业模型组装
在各专业和各技术人员建立了各自的子模型后,可采用Bentley平台提供的“参考(Reference)”工具将各子模型(或子文件)组合在一起形成专业组装模型。
(9)建立带真实地理坐标的专业总装模型
各专业模型需移动相关模型至真实地理坐标,形成带真实地理坐标的总装模型,便于后期开展基于地理坐标的模型应用。
(10)以真实地理坐标总装模型为基础建立设计场坪模型
在形成带真实地理坐标的总装模型后,同时“参考”该专业总装模型,利用其位置依据,基于现状的场地地形建立设计场坪模型。
(11)建立项目总装模型
将带真实地理坐标的专业总装模型与设计场坪模型通过“参考”组装为项目总装模型。
【本文摘自:微信公众号“Bentley软件”】
BIM技术是未来的趋势,学习、了解掌握更多BIM前言技术是大势所趋,欢迎更多BIMer加入BIM中文网大家庭(http://www.wanbim.com),一起共同探讨学习BIM技术,了解BIM应用!
相关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