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返回顶部
当前位置: 首页> BIM资讯> BIM技术

什么是BIM管理?基于BIM技术的环形供应链管理模式分析

发布:中文网小编3号 浏览:2386人 分享
发布于:2020-01-19 14:11

01190601.webp.jpg

    供应链管理发展与环形供应链模式

    一、供应链管理(SCM)发展及应用现状

    供应链管理概念最早形成于丰田公司生产制造领域,基于即时供应保障和物流管理系统实现的精细化供应链管理。随着管理理论研究的深入,引入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概念,SCM系统从原有的物流需求计划管理(MRP)、客户关系管理(CRM)扩展包含了全面质量管理(TQM)、全面风险管理(TRM)、业务流程重组(BPR)和即时效能(JIT)等管理系统,已经发展成高度集约、高度互动、高度协同的高级物流管理形态。

    基于供应链管理在生产制造领域的成功,20世纪90年代西方国家开始将供应链管理引入工程施工物资采购与供应管理领域,并不断研究优化。供应链管理在施工物资采购与供应管理中的概念包含了业主单位、设计单位、承包商、供应商之间的物资流、信息流、资金流、服务等相关联的角色和信息系统管理。

    目前,国内施工企业已投入运用的MRP/ERP管理信息系统均属于供应链管理应用,但信息系统应用在项目实际生产需求压力下往往适配性、灵活性不足,应对紧急需求、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相对较弱,供应链管理在施工企业更多的流于形式。近年来,BIM技术的推广应用在传统供应链管理的基础上赋予了更立体的供应链结构,把供需关系从传统供应链向更高相关性、可追溯性和数据共享提升,大大提高了国内供应链管理在施工项目的适配性。

01190602.jpg

    二、基于BIM技术的环形供应链理论

    2002年斯泰德勒提出了“SCM房子”理论,这一理论为供应链管理在施工企业应用提供了明确的理论导向,是供应链管理在信息系统运用基础上的过程呈现,同时指出了供应链的基础要素、过程重点和管理目标核心。“SCM房子”理论更是可以直接用作BIM软件开发供应链管理系统的设计逻辑,再输入更具体的流程环节和需求命令,即可实现供应链管理信息化。

    基于“SCM房子”理论和BIM技术应用,海外项目的供应链管理需要更系统的管理模式来承担更繁复的MRP、CRM、TQM、TRM、BPR和JIT管理等,而这些管理诉求又需要统筹协同和循环交替,在信息系统中存在显著的生命周期特征,即环形供应链管理特征。

    环形供应链管理

    按照工作流划分,环形供应链管理(ASCM)包括需求终端管理、上游供应链管理、下游供应链管理和供应链核心管理四部分。

01190603.jpg

    一、需求终端管理

    环形供应链(ASCM)管理模式中,需求终端包含显性终端和隐性终端,这两个终端也是“SCM房子”理论中的基础层级部分和目标层级部分。

    1.显性终端(DED)——施工物料需求管理(MRP)

    海外项目施工现场根据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和现场施工需求编制物料需求计划,采购部门根据需求计划编制采购供应方案以满足施工现场的需求,同时兼顾质量、进度、成本,这一过程即是显性需求终端发起供应链需求后产生的供应链满足机制。当前很多施工企业对MRP管理是相对粗放式管理,对于计划的审核、执行、追溯、信息化、效能监督等约束不足,计划严谨性问题是导致供应链管理效能低下的重要原因。而不同项目、不同国别、不同物资管理水平等客观因素约束,有效的推广科学MRP管理经验路径很少,效果也不甚理想。

    采购部门作为供应链管理的核心部门,在环形供应链管理模式中可以利用BIM系统充分参与“前采购”环节,在施工组织设计、采购专项策划、需求计划编制、意向寻源方面配合或主导,同时充分了解显性终端(DED)实际需求也有助于采购过程中方案的编制和侧重点的掌控,精准采购可以大幅提高供应链效率。

    2.隐性终端(RED)——业主与监理工程师需求管理(CRM)

    海外项目施工过程中业主与监理工程师的参与度较高,监理工程师从勘察设计到施工组织实施到项目建设期成本控制和合规性控制均深入参与,因此业主与监理工程师的需求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供应链的需求终端导向。即使是已批复的组织实施方案也可能因为施工工况的变化而调整,进而导致需求计划的调整。采购部门必须做好显性终端(DED)需求和隐性终端(RED)需求的全面掌握,同时协助设计和技术部门做业主与监理的客户关系维护(CRM)工作。采购部的客户关系维护更有针对性和倾向性,在掌握了显性终端需求和供应资源状况的情况下,改变或优化业主与监理的倾向性思维,可以给采购、施工带来便利性的同时节约项目成本,充分体现供应链管理效能。

01190604.jpg

    二、上游供应链管理(U-SCM)

    环形供应链管理模式下的上游供应链包括采购方案确定后到货物抵达现场的中间过程,上游供应链管理(U-SCM)包括采购招标(EBM)、合同管理(CAM)、供应商承运人管理(SCRM)、资源整合管理(RIM)、国际贸易管理(ITCM)等管理内容。上游供应链管理(U-SCM)是环形供应链管理重要的成本控制环节,既要基于充分的策划和采购方案,又要整合全球资源、利用采购招标策略、签订合理的采购供应合同、制订合理的供应方案,这一过程也是国内施工企业已经开始实施标准化、信息化、专业化的侧重点,上游供应链管理水平已经有了显著的提高。

    三、下游供应链管理(D-SCM)

    环形供应链管理模式下的下游供应链包括货物抵达现场后到使用完后信息反馈的中间过程,下游供应链管理(D-SCM)包括货物验收检验管理(AIM)、现场仓储管理(SWMS)、场内转运管理(RSM)、用料过程控制管理(PCM)、监理验收与信息反馈(EAIF)、数据与账务管理(DAM)、内部关系管理(IRM)等。下游供应链管理存在更多的不可控性,也存在更多的管理优化空间。如现场收货与零料的单证流标准化、信息化,利用二维码技术上传货物信息到BIM系统中,可以确保每一件货物的去向追踪,既有利于限额控制也有利于质量追溯。又如使用过程和监理验收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把问题收集后整理并在环形供应链管理系统中上传保存,采购部门在今后的相关采购中即可把问题转化为采购方案中的限制性条件,可以有效解决问题、规避风险。

    下游供应链管理(D-SCM)是广义物资现场管理的精细化管理优化,是环形供应链管理重要的组成部分。下游供应链管理是长期的、持续的管理过程,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做好管控和服务,既要联动上游供应链的状态,又要整合反馈仓储状态、使用状态和使用过程中、验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下游供应链管理(D-SCM)的标准化、专业化、信息化是环形供应链管理模式优化提升的关键和基础,环形供应链管理模式信息化系统研发时应注重下游供应链管理部分,做到上下游供应链管理的平衡、协同和信息共享,才能发挥环形供应链的管理优势。

01190605.jpg

    四、环形供应链管理核心

    传统施工企业供应链管理包括策划、计划、寻源、招标采购、合同、供应、验收、仓储、领用、周转材料回收、资产处置等环节,管理链条长、时间跨度大、涉及环节和协同部门多等客观问题往往是供应链管理工作效能不高的主要原因。环形供应链管理模式基于BIM技术开发适用于海外项目的管理信息系统,整合管理链条、优化管理架构,以需求终端为出发点和最终的落脚点,管理过程中管理核心内容应明确三个方面。

    1.策划与前采购

    海外项目策划对项目实施意义重大,尤其是专业策划为施工组织设计和采购供应确定了基本方向,再结合采购部门协同设计和技术部门的前采购寻源措施,可为采购需求计划和精准采购方案提供有力支撑,奠定供应链管理绩效基础。

    2.数据与信息化管理

    BIM技术全面推广后的5D模型运用,依托的是数据与信息化系统,而环形供应链管理的经脉也正是数据信息,确保每一个供应链环节都能从管理转换成有效数据上传至环形供应链系统内,并最终融合到BIM模型中,是决定5D模型成功运用的关键,也是环形供应链管理健康循环的关键。

    3.资产与成本管理

    未来海外EPC总包项目施工已不再是规模和资质单一盈利模式,而是整合资源、运营资产,向技术创新和成本管控要效益的时代。前文我们提到环形供应链管理的优势是有效的终端管理可以把信息不断地反馈、提炼,最终把采购与设计结合的前采购转换为技术创新和采购成本优化,环形供应链对资源的整合和资产的高效利用更是在上游供应链管理(U-SCM)和下游供应链管理(D-SCM)中充分发挥可追踪状态的信息化优势,为项目降本增效提供有力的管理工具。

    (作者单位: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BIM技术是未来的趋势,学习、了解掌握更多BIM前言技术是大势所趋,欢迎更多BIMer加入BIM中文网大家庭(http://www.wanbim.com),一起共同探讨学习BIM技术,了解BIM应用!